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cctv致富:卖掉金矿去卖粮


     在河北省易县的长岭村有个特殊的庄稼人,只要提起他,这里的村民都有说不完的话。

    长岭村村民楚延革:用农村人说,这是半疯子,放着好好的金矿不开,回我们这穷山沟子种我们这两镐地,一年一季粮食能产多少,城里小日子舒舒服服的不过,回家干这个。

    长岭村村民霍玉平:我们这的人还想出去打工呢,都想着往城市摸索摸索,过点舒心日子去,他回来从我们觉得他是傻。

    这个让村民们始终都琢磨不透的人叫刘洪武,十几年前离开了长岭村,在外面承包了一家金矿,每天都有不菲的收入,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原本刘洪武一直在城里过着舒心的日子,可就在两年前他突然卖掉了金矿,一门心思回老家种起了粮食。这让村民们都惊诧不已。

    长岭村村民张小云:黄金的产量它再低,一克黄金相当于这一亩地的产量,差不多,你像山坡那个破烂地常年干旱,说老实的,土地打不了多少粮食。

    长岭村村民霍玉平:实在是不划算,你说他这个搞黄金这一克两三百元钱,这一年他多大收入,现在回来种地,六七角一斤,打个七八百斤去,一亩地能收入多少钱。

    究竟刘洪武打的什么算盘,追根溯源还得从2006年他和妻子回乡探亲的一次遭遇说起。

    刘洪武妻子赵丽萍:有一次我们回老家,一进屋正好他婶子家那个弟弟和弟媳正好在铁锅那里贴饼子,他非要下手贴,人家说不用了,等过一会饼子出来了,有别的可以吃,他非要吵吵着吃那个。

    过惯了城市生活的刘洪武,看到了小时候经常吃的芥麦和玉米面的贴饼子,心里感到十分的亲切,非要尝上一口,没想到这回尝出了不同的滋味,小时候难以下咽的粗粮贴饼子似乎完全变了样。回到城里后他始终念念不忘,跑到超市准备买些杂粮回去,不时换换口味,结果超市里的价格让他大吃了一惊。

    刘洪武:小米、绿豆、红豆,他经过包装四五斤就五六十元钱,一斤要10元钱了,在农村这一斤就是一块来钱,这利润太高了。

    刘洪武知道自己家乡信息闭塞,这些不能当作主粮的农作物被称为杂粮,只是在荒坡上耕种,自给自足,根本没有利用。而城里售价高昂,只要自己从金矿拿出一些资金,回到家乡组织大家成立一个种植基地,一倒手最少也能赚到十倍的利润,这并不比开采金矿赚得慢。有了倒上一把的想法,刘洪武跑回了乡下的老家,四处游说村民将玉米都改种成小杂粮。

    长岭村村民霍玉平:3#2555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接受不了,你像我们这玉米还产量高一点,收入还多一点。你说这小杂粮一弄呢,收入肯定特别少。

    毕竟玉米还是村子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时之间大家谁也不想冒这个风险。为了说服大家,刘洪武转着弯想出了一个变通的方法。

    长岭村村民楚延革:他跟我们说,让我们别种玉米,按亩给我们算钱,而且还给三倍的玉米价钱,让我们种什么芸豆,燕麦,荞麦,小杂粮,只要不使化肥就行,老百姓一听这个挺好啊,觉得划算。

    其实刘洪武早就计算过,3倍的玉米价钱自己是只赚不亏。而农民最想要的就是旱涝保收,先付钱后收粮这个方法果然打消了大家的顾虑,很快几千亩地里就种上了10多种的小杂粮。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小杂粮成熟的时候,刘洪武也找到了当地最大的粮食经销商邸德双,验过质量,两人马上就签订了收购协议。

    经销商邸德双:刘洪武这个粮食吧,一开始一看就是质量挺好挺干净,有的呢皮啊梗的特别多,甚至有的呢沙子什么的都有,比较杂乱不好看,到时候我不好卖啊,虽然说这个也值不了几个钱,但是给人印象不好啊,老刘这个呢,一看质量挺好,当下我一看就给他定下来了。

    刘洪武也没想到第一次随便试了一把,没费什么力气,一倒手就赚了十几万元。可是兴奋过后刘洪武也产生了疑问,自己的售价和市场上的批发价并没有多大区别,邸德双的利润又是从何而来。几次交往中,邸德双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在市场上收购别人的小杂粮时常常出现问题。这让刘洪武找到了突破口,决定从市场下手,果然打探出了其中的秘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粮食 小米 绿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