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没鹅的季节好卖鹅 (视频)


 

  2007年10月25日上午,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的养鹅大户邵天祥接到一个紧急任务,镇里的一家饭店临时找他买只鹅急用。这些鹅都养了四个多月,抓起来可不容易。

  记者:“它为什么那么难抓?”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鹅业合作社社员 邵天祥:“这个鹅不像小鹅,不像种鹅,它养的时间长,比较凶。”

  像这样的抓鹅场面并不多见,平时都是每天凌晨就把几十只鹅直接从鹅舍里抓走,只有饭店临时急需才到野外现抓。因为养的时间长,分量重,每只鹅的价格都不便宜。

  记者:“像这只鹅如果要卖的话,你要卖多少钱?”

  邵天祥:“这只鹅要卖120元钱。”

  记者:“这么贵呢?”

  邵天祥:“你拎拎看,这么重。”

  记者:“有多重?”

  邵天祥:“这只鹅有10斤左右。”

  每年的十月份,大多数养殖户除了留的种鹅和刚孵出来的鹅苗,没有可以销售的商品鹅,所以邵天祥家里养的鹅就更紧俏了。

  邵天祥:“就像蔬菜反季节一样,我们这个鹅也是一样的,一直到现在价格也高,马上到春节期间价格更高。”

  都听说过蔬菜、瓜果有反季节生产,养鹅也搞反季节,是谁第一个想到的这个创意呢?这还得追溯到今年5月一个人做的一次试验。

  高邮市送桥镇地处高邮湖西侧,当地农民历来就有养鹅的传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扬州大学的畜牧专家利用四川白鹅、皖西白鹅与太湖鹅杂交,培育出扬州鹅这个新品种,并把育种和养殖基地都放在送桥镇。送桥的养殖户都改养扬州鹅,并把它生长快、产蛋率高的特点概括为“三个七”。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鹅业合作社社员 谢有明:“三个七就是70天,可以长到7市斤,可以下70枚蛋。”

  除了这些优点,扬州鹅在本地的消费市场也非常大,每年光加工扬州特产风鹅的十几家企业就需要1000多万只活鹅作原料,所以送桥镇的养鹅规模越来越大。

  许义胜从2002年开始养鹅,最多的时候养了8万只。2006年7月,他和几个养鹅大户共同成立了一个鹅业合作社,他被选为社长。虽说大家都赚到钱了,但许义胜还是觉得不满足,因为每年都有一个鹅价的低谷。

  许义胜:“就是每年在老鹅下市的时候,在商品鹅上市的时候,这段时间鹅价特别低。”

  每年的六月份,头一年的种鹅不下蛋了要被淘汰,此时正是商品鹅上市的高峰期,但是加工企业这段时间却是生产淡季,需求量不大,所以鹅卖不上好价钱。那能不能把商品鹅继续养下去呢?许义胜决定做个试验。

  许义胜:我当时在鹅场就搞了个试验,就是把普通的鹅放下来,用稻谷自然放养,放下来之后,我养了大概300多只。”

  当时,养殖户养鹅都是养70天左右,长到7斤重就卖掉,即使每年8到11月,因为没有鹅苗可养,市场上也就没有鹅卖,他们也不会把鹅养到70天以上,这样不仅饲料成本增加,鹅养得太大加工厂也不愿意收购。但是许义胜却偏偏要继续养下去。大家都不看好他的试验,但许义胜自己却很有信心,因为当地一家饭店早就看上了他这批鹅要用来煨汤。

  饭店经理 顾梅福:“120天的鹅煨出来的汤味道比较鲜,假如本地的饲养六、七十天的鹅呢,它的味道有毛腥味,但这个养了双倍的时间,养了130天左右,它的毛腥味就没有了。”

  许义胜:“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顾老板一天就跟我拿了38只,他说这个鹅很好。”

  就在大家都以每斤8元左右的价格把饲养了70天左右的商品鹅卖掉的时候,许义胜饲养的超过120天的鹅却卖到了12元,而且由于饲养时间长,鹅身上的小绒毛都没有了,成了饭店里煨老鹅汤的最佳选择,许义胜的那300多只试验品成了抢手货。他还给这些鹅取了个顺口的名字——120鹅。

  许义胜:“像这个鹅就是标准的120鹅,它头上带一点瘤,70天左右的鹅是没有这个瘤的。它的羽毛整个贴在身上,清毛,没有血管毛。这个就是标准的120鹅,它的肉质很好,背部和腹部全部都是瘦肉。这个鹅煨汤绝对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稻谷 蔬菜 四川白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