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靠鱼饲料起家 跻身福布斯的富豪


  短短1年时间里,刘汉元的财富从1.26亿美元暴涨到3.2亿美元,这位一直低调的中国鱼饲料大王浑身上下充满了神秘。 

  诸多的意外最终将他带入了财富之门,刘汉元说,“我的财富其实起源于一条小河。” 

  17岁时靠父母卖猪凑的500元钱开始创业,20年后跻身《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刘汉元的经历显然足够传奇。 

  从500元起步 

  今天的刘汉元已经不太愿意讲过去的事?不过对那段刻骨铭心的创业史,他仍然很怀念——17岁时在那条小河里发明的网箱养鱼技术让他掘到了事业的第一桶金?也牢牢地奠定了他技术为先的企业经营思想。 

  “从那以后?我一帆风顺地走到了今天。”他一脸轻松地说。当然?能够把500元变成了27亿元,绝对需要远见卓识和非凡的魄力。 

  22岁的年龄,可能大多数人都还在念书或者刚从大学毕业,但刘汉元却已经开始自建工厂。那是1986年,他利用5年来养鱼和手工生产鱼饲料积累的资金,在家乡四川省眉山县永寿镇建起西南地区第一家集约化鱼饲料工厂,取名“科力”,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意。工厂投产当年,市场上就出现供不应求的旺销景象,远近养鱼户蜂拥而至,刘汉元生产的“科力牌”鱼饲料成为抢手货,镇上常常车水马龙阻塞交通,还有人为了买到饲料竟然在工厂门口排了7天7夜的队。 

  后来,28岁的刘汉元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城里建起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取名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无穷”之意。开工那天,远近的父老乡亲都来了,人们拥挤着参观,他们亲眼看到一袋袋鱼饲料好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下生产线,流进大卡车和拖拉机车厢里。有个老人从早数到晚,最后他惊喜地告诉别人:“那一天饲料装了足足100多辆汽车和拖拉机”。 

  这里的农民们再也不用犯愁,不用排队买饲料了。养鱼难的瓶颈被突破了。更多的人因此走上了劳动致富的道路。仅眉山一县,靠养鱼致富的农民就多达10余万户,增加收入数亿元。眉山一带很快流传开了一句新民谣:“要挣钱,学汉元。” 

  通威后来的发展就正如刘汉元所说是“一帆风顺”。1993年,刘汉元正式组建了四川通威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通威集团顺利完成北上的战略转移,将集团总部迁至四川省会成都,同年以兼并和控股的形式发展了8家分公司。此后通威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他们以饲料业为主干,在全国各地投资新建和收购(兼并)、控股饲料厂20多个,其子公司遍布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在饲料行业积极进行资本扩张的同时,刘汉元还把眼光投向更加广阔的领域,他先后在美国纽约和德国注册成立“通威(美国)有限公司”、“通威(德国)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刘汉元能够使资产从1.26亿美元,暴涨2倍多,达到目前的3.2亿美元,就是靠这种高速扩张。 

     创业离不开科技 

  “我的20年创业离不开科技。”刘汉元坦陈。他自己也是技术员出身。事实上,他17岁从四川水产技术学校毕业,回到县城做一名水产技术员时,就曾对各类技术都如痴如醉。 

  真正影响他的是一篇关于沿海网箱养鱼的报道,他积累已久的一大堆想法经此一念便如同干柴一样轰地被点燃了:家乡有那么多小河,网箱养鱼不是大有作为吗?于是他利用家门前的小河做实验,发明了网箱养鱼技术。 

  “当时为了凑足实验用的材料钱,我不得不求助于父母,将家中的肥猪和值钱的东西卖掉,凑足500元钱。”拥有亿万身价的刘汉元至今回忆起来,仍对这500元钱刻骨铭心,当时父亲拉着他的手,流着泪说:“娃儿啦,再要钱,我就没有什么东西卖了。” 

  刘汉元发明的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后来获得了四川省水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个人也获得集约化养鱼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1986年和1987年,国家科委、农业部分别将此项技术列为“星火计划”项目和“丰收计划”项目,在全国范围推广。1986年,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专程到眉山视察流水网箱养鱼,对这种因地制宜的养殖技术给予高度评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通威 饲料 积累 拖拉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