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粤农村综合改革引关注 新农村建设亟需合力


农村搞家庭农场,现在国内流行集中居住,从国内外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做法看,我还是想强调一点,专业农户不适合集体居住。

——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

有些人觉得农业不一定赚钱,实际上搞农业是可以赚钱的。出口粮食、农产品最多的国家是发达国家,不是发展中国家——比如美国出口大豆,法国、加拿大出口小麦等农产品。

——广东省人民政府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

我建议,农村宅基地从现在的无偿变成有偿使用,在行政村或更大的范围内推行交易制度。集体的建设用地先进入市场,之后宅基地分类型、分区域进入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刘守英

这些年农村金融业不是没有,金融嫌贫爱富,小农户贷款很困难。所以要建立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的利息高了,还有一部分利息成为集体收入,集体有钱为农民提供服务。利差要大家共享,专人管理。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首席专家徐祥临

“北有小岗,南看佛冈。小岗的农村改革,在于先吃螃蟹。佛冈的村建设,在于寻求新动力。”昨日,以“村建设的动力机制”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在佛冈举行,包括徐勇、党国英、刘守英、徐祥临在内的多位知名“三农”学者与农民代表一起,研讨村建设。符合国内实际的村建设动力到底是什么?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支持而形成合力,成了不少与会专家的共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事长莫高义参加论坛并致辞。

当下村建设凸显四种弊病

出席论坛的多位专家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民自建是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传统乡村的衰落和城乡差距的加大,农民自建走向无力,国家和社会参与农村建设,但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乡村运动”,还是新中国成立初的农村改造运动,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究其原因,是没能为农村发展构建一套强劲、可持续的动力机制。

现阶段,我国村建设依然面临着资金缺乏、制度不完善、观念落后等发展“瓶颈”问题,要突破这些“瓶颈”,推进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构建强劲的动力机制至关重要。

“要么是政府打造没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样板戏’,要么是只有政府主导而未见农民主体的‘政府包办’,要么是不尊重历史和农民意愿的改天换地式‘大拆大建’,要么是缺乏先进要素投入、只是形式上如房建设的‘表面文章’。”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徐勇一语道破这四个近年来国内村建设中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农业竞争力在国际上没有明显提高,吃饭成本却提高了,这说明我们农业竞争力是个大问题。没有产业支撑,农民不富裕,村建设迟早要夭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农业产业化至关重要。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城市对农村发展的产业带动能力不足,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够,城镇化的程度相对汇集,这都制约了农村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认为,重塑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动力,必须走一条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的路子。

须解决建设动力不足问题

农民要富裕,农村要有竞争力,组织载体是什么?“一个叫家庭农场,一个叫合作社。”党国英认为,合作社太小没有意义,但专业合作社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要立足于做强、做大、做好。他以欧美国家合作社为例,有些合作社规模大得惊人,但很多国家只有几个合作社。合作社做大后,在流通领域、服务领域保持规模经济的优势,把优势转化为现金流给农民分配,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农村问题,其实就是三块地:农村的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这三方面这些年一直在探索。”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刘守英看来,现在很多有承包权的青壮年离开农村,将农地留给老人、妇女去耕作,农地经营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他建议,现有农地的承包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农户将经营权流转给新的经营者,有承包权的农户获得土地地租,经营者靠发展农业获取经济效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复制 农业发展 存在的问题 带动能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