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架起致富“桥”――霍山县“村村通”建设侧记


  12月20日,霍山县太平畈乡洪峰村药材种植户余龙一边把收获的天麻、杜仲等中药材装上汽车,一边高兴地告诉笔者,“村里通了水泥路以后,我就把摩托车换成了汽车,专门用来运输中药材。”

  洪峰村地处大别山深处,过去交通不便。村里虽然有不少人种植中药材,但外运一直靠肩挑手提,费劲不说,效率还不高,每次只能挑百余斤,常常导致中药材不能及时外运,卖不上好价钱。出行难成了困扰余龙这样的种植户的“瓶颈”,村民们守着中药材这样的“金疙瘩”,却难以致富,村村通公路的建成,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余龙所在的这条道路虽然只有全长9.2公里,但却是村里的“致富路”,通车不久,余龙的药材种植经营规模就已经翻了好几番。“现在有了公路,一次性能走十几吨,我们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拉出去,我的收入也随着增长了,这条路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余龙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由于交通闭塞,长期以来,洪峰村丰富的药材、毛竹、茶叶、核桃等农业资源很难转化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随着村级道路的建成,周边400多户山区群众和余龙一样,体会到了村村通工程带来的便利。

  “要想富,先修路,多栽竹子多种树。”今年以来,霍山县精心实施“村村通”工程,一条条平坦的村级水泥公路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路通了,农民们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投身到农业结构调整中去,发展现代农业的劲头更足了,热情更高了。富裕起来的村民纷纷在路边盖起了小洋楼,在楼房两侧栽毛竹、种花草,装太阳能,看卫星电视,享受到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霍山县为彻底改变了“山高路难走、物华道不通”的局面,把村村通工程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加大投入,严把施工单位准入关,逐级签订工程质量进度责任书,为工程按质按时完工提供了坚强保障。

  “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村村通工程947.94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30万农村居民从中受益,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实现了联网,在全县所有乡镇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霍山县交通局局长张德俊介绍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毛竹 茶叶 核桃 杜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