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建新农村:让亿万农民尽开颜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整洁的村庄、平坦的道路、宽裕的生活、和谐的邻里、文明的乡风……这就是社会主义村的美好图景!随着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美好图景将一幅幅呈现在亿万农民群众的眼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给村增添了新的希望和动力。那么,当前我们要如何扎实推进村建设,让美好图景早日成为现实呢?

  党的政策好,发展靠自己

  建设村,一靠党的政策,二靠自力更生。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党的政策引导,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需要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2006年,对中国农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创举,为八亿农民带来了福音,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好万好不如党的政策好。这种真切的心声既表达了亿万农民对富民政策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富民政策的热切期盼。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4个“一号文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农村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有效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力推进了村建设。实践证明,党的好政策,是不断推进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七大,又为村建设指引了方向,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为村建设开辟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和发展前景。

  “多予少取放活”要落实。建设村,政府是主导。在党的政策引领下,政府通过落实各项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服务“三农”,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府扶一把。

  扶一把,体现在政策落实。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这些好政策一项一项落到实处,为推进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扶一把,体现在搞好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是新时期政府的主要职能。根据“三农”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三农”,就是政府在村建设中的一种主导方式。政府服务“三农”体现在很多具体方面,比如:政府职能重心下移,从过去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把民主管理的权利交还给群众;构建农业服务体系,推动资源整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争取科研部门、学校的支持,把技术服务延伸到田间,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培养数量众多的新型农民,建设具有市场意识、善于开拓的市场化、专业化的销售队伍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

  扶一把,体现在保障投入。近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达到2626亿元,2005年达到2975亿元,2006年达到3397亿元。当前,各级政府不仅正在继续加大投入引导资金,改变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而且正在建立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资金协调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实在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自力更生是发展之本。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对于今天村建设同样有着积极意义。建设村,创造新生活,说到底还是靠农民群众自己。

  湖南湘西有个十八湾苗族村,这里的人们“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政府为他们提供雷管炸药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历尽千辛万苦,用4年时间,投入12万个工,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一条4米多宽、5.3公里长的公路,打开了封闭千百万年的宝藏之门。村里600多人,只有160个劳动力,但是,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村民个个尽责:村支书麻金文和村主任麻先忠带领50多人长期住工地,当“山顶洞人”;老党员麻国任累倒在工地,家里人在办完丧事的第二天就背米上工;患冠心病的69岁的女党员龙凤仙一直带领全家老小参加修路;产期临近的龙秀军不顾劝阻,坚持劳动在一线;在城里开餐馆的麻德海把生意托付伙计,自己回家投身建设……通过全村人的艰苦努力,路修通了,当地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终于把一个“大湾十八个,小湾九十九”的十八湾村带进了新时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 支农惠农政策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