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建新农村:让亿万农民尽开颜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8-08  互联网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整洁的村庄、平坦的道路、宽裕的生活、和谐的邻里、文明的乡风……这就是社会主义村的美好图景!随着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美好图景将一幅幅呈现在亿万农民群众的眼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给村增添了新的希望和动力。那么,当前我们要如何扎实推进村建设,让美好图景早日成为现实呢?

  党的政策好,发展靠自己

  建设村,一靠党的政策,二靠自力更生。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党的政策引导,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需要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2006年,对中国农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创举,为八亿农民带来了福音,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好万好不如党的政策好。这种真切的心声既表达了亿万农民对富民政策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富民政策的热切期盼。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4个“一号文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农村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有效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力推进了村建设。实践证明,党的好政策,是不断推进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七大,又为村建设指引了方向,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为村建设开辟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和发展前景。

  “多予少取放活”要落实。建设村,政府是主导。在党的政策引领下,政府通过落实各项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服务“三农”,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府扶一把。

  扶一把,体现在政策落实。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这些好政策一项一项落到实处,为推进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扶一把,体现在搞好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是新时期政府的主要职能。根据“三农”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三农”,就是政府在村建设中的一种主导方式。政府服务“三农”体现在很多具体方面,比如:政府职能重心下移,从过去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把民主管理的权利交还给群众;构建农业服务体系,推动资源整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争取科研部门、学校的支持,把技术服务延伸到田间,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培养数量众多的新型农民,建设具有市场意识、善于开拓的市场化、专业化的销售队伍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

  扶一把,体现在保障投入。近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达到2626亿元,2005年达到2975亿元,2006年达到3397亿元。当前,各级政府不仅正在继续加大投入引导资金,改变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而且正在建立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资金协调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实在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自力更生是发展之本。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对于今天村建设同样有着积极意义。建设村,创造新生活,说到底还是靠农民群众自己。

  湖南湘西有个十八湾苗族村,这里的人们“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政府为他们提供雷管炸药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历尽千辛万苦,用4年时间,投入12万个工,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一条4米多宽、5.3公里长的公路,打开了封闭千百万年的宝藏之门。村里600多人,只有160个劳动力,但是,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村民个个尽责:村支书麻金文和村主任麻先忠带领50多人长期住工地,当“山顶洞人”;老党员麻国任累倒在工地,家里人在办完丧事的第二天就背米上工;患冠心病的69岁的女党员龙凤仙一直带领全家老小参加修路;产期临近的龙秀军不顾劝阻,坚持劳动在一线;在城里开餐馆的麻德海把生意托付伙计,自己回家投身建设……通过全村人的艰苦努力,路修通了,当地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终于把一个“大湾十八个,小湾九十九”的十八湾村带进了新时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十八湾村的实践告诉大家,没有一个好的党支部、一个好的村支书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就没有十八湾村的新变化。华西村、南街村等现代村的诞生和发展也同样表明,建设村,首先要有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也是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组织的核心,是领头雁、带路人。实践证明,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好带头人,是建设村的必由之路。

  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要在统一村民思想行动、做好规划设计、组织产业发展、开展文明创建、进行民主管理、关心爱护群众、聆听群众意见、发挥其他社会组织充分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等积极工作,有效组织村民积极投入村建设,帮助群众开展好生产经营。

  群众看干部。村党员干部作为村建设的骨干,要牢固树立先锋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自身的致富带富能力,通过开展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在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时时处处走在群众的前面,做出表率,当好榜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群众的力量无穷无尽。农民群众永远是村建设的生力军。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力,勤劳奔小康,共创新生活。

  努力做个新型农民。身处新时代,建设村,农民群众自己也要新。广大农民群众不仅要有湘西十八湾村人“革命加拼命”的创业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团结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把自己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现在有些地方不少农民“白天当老板,晚上看黑板”,注重学习,体现了新时代农民的新特点。广大农民群众要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主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改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本领。要增强市场经济意识,要有敢于闯市场的勇气,努力创业致富。要通过组织、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路子,拓展增收渠道,依靠集体的力量发展自己。

  改善水电路,幸福头一步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村建设的内容,也是村建设的基础。基础设施主要指哪些呢?它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耕地质量建设、生态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能源建设、乡村公路建设、信息化建设、村庄整治、人居环境治理等。有的地方(贵阳市)生动地概括是,“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村”。这其中,水、电、路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之关键,由此也成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改善水、电、路,是使农民群众走向幸福生活的头一步。

  一定要解决好水的问题。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水,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问题,是农村生产生活中最最实际的问题。对农村用水,党中央高度重视,采取“农村改水”工程等许多积极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近年全国实施的人畜饮水工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创造出了很多好的供水模式,如集中供水、联村供水、单村供水、水窖供水等等;在供水设施建设上,水库、机井、筒井、泵站等各显神通,努力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人畜饮水环境。国家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尚有几亿人饮水不安全,农田水利建设相对滞后,水土流失、水源污染问题突出,部分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尚待加强,不少中小河流亟待治理,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发展,也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村,就要根据本村水况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力争从根本上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

  让群众用上“放心电”。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经常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来描绘新的生活理想。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电冰箱、电视机、电饭锅、空调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村家庭,农业生产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电力。没有电,农村新不起来。

  我国农村用电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农村的年用电量仅为2000万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的0.58%。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县及县以下总用电量已占到了全社会总用电量的50%以上。特别是1998年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改革农电管理体制、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工作以来,农村电力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真正用上了“放心电”、“明白电”。

  近年来,党中央对加快农村电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新的要求:要让未通电的偏远落后农村地区尽快通电,提高农户用电的普及率,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建设,让所有农村、所有农户用上电;要在已经通电的地区,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建设结构较为合理,设备较为先进,网络坚强、电能质量优良、供电可靠的农村电网。实现这些要求,成为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各村要因村制宜,改善用电,促进村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前面讲到的湘西十八湾村就尝到了修路的甜头。村民们历尽艰辛修通“天路”后,他们大种青蒿、金秋梨、反季节蔬菜,搞起了农家乐,产业化越来越明显,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从通公路前的600元增加到3000元。

  在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农村变化最大的就是道路建设。全国农村兴起了建设公路的热潮,2006年,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达26万公里,使得1000多个乡镇、近3万个行政村通上柏油路和水泥路,使3000万人得到实惠。按照中央的部署,国家实施的农村公路“五年千亿元”工程,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这些措施必将极大地改善农村道路的情况。各村要抓住发展机遇,协调各方力量,多方筹集资金,修好致富之路。

  突出改善水、电、路几个重点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通讯、广播电视、改厕、改厨、改圈、沼气(燃气)以及校舍、卫生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多方筹措,共同努力,改变落后面貌,建设和谐农村。

  村容要整洁,特色不能丢

  村要有新面貌,村容整洁就是新面貌。村容村貌直接体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既是农民群众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小康和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容整洁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缺乏规划的局面,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美化农民新家园。

  要让“旧貌”焕“新颜”。从目前农村的现状看,村容不整是一个普遍突出的问题。在我国许多农村,村民居住零散,村落不集中,难以形成农村社区;相当一部分村庄人居环境恶劣,房子零乱,没有排水设施,污水横流,乱倒生活垃圾,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村庄环境雨天人难走,车难行,夏季蚊蝇乱飞,臭气刺鼻;大多数农民群众没有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这样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旧貌”焕“新颜”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里涉及到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民情风俗、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外在和内在的多个方面。尽管如此,建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是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我们应当在村容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给群众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给村庄一个好的规划。要建设好一个村庄,需要给村庄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到过江苏华西村的人,都会羡慕那里优美如画的村容。被人誉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不仅经济发展快、人均收入高,文明村镇创建也走在全国前列。他们村镇建设的主要特点就是总体规划好,整体布局、房屋风格和环境绿化、净化、美化,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一个村庄要美,就不能没有规划。规划主要是指在对村庄治理和建设中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科学设计。村庄规划,最基本的就要做到屋舍摆布整齐、功能分区明确、道巷设计合理、草木栽种有序、生产生活便利。有的地方(北京市)注重加强对村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布局,注重对村庄规划的指导,从本市实际状况出发,把全市村庄分为平原、半山区、深山区3种类型11种模式,进行规划建设,效果好,受群众欢迎。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体现社会主义村新风貌的村庄建设,既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谋划,适当超前,尽力把村庄建设好,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开展工作。村建设毕竟不是搞城市建设,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要实现村容整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整体新建村庄,整体新建易于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更新面貌。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农村来说,是不可能整体新建的,只能立足于对原有村庄的治理和改造。一定要避免一味追求迁村并点、大拆大建和强制农民“上楼”的做法。

  在村庄的规划制订和村庄建设项目的选择上,要发动村民群众参与,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尊重村民的意愿和选择。在决策和实施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村民意愿和承受能力,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民主协商,集中民智,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包办代替,不搞一刀切,不急功近利,不脱离实际,不搞形式主义。一些地方采取“改造镇中村、拆除空心村、迁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办法,进行村庄建设,组织引导农民实施村庄集聚,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的形成,工作得法,群众欢迎。也有的地方出现了脱离实际、盲目建设的情况,给集体和群众造成损失。

  特色一定不能丢。特色就是优势。要突出特色,就要因村制宜。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东西南北,各具特色。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等方面。村庄建设和居住规划要体现农村地域和人文特色的景观,有计划地保留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和各地民居特色的村庄。建设村,不是要把一切原有的东西统统推倒,统一建洋楼、建花园、建广场,不能生搬硬套城镇建设模式和标准,采取一张图纸、一个式样、一种格调,而是要注意保留特色、突出特色,做到自然与文化、现代与历史、共性与地方相互结合、相互统一,使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与先进的现代文明融于一体。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是一个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村建设过程中,他们先制定古村落保护规划,在古村落外围的龙盘山下规划一块地,用于农民新村的建设。在古村落里他们既不拆也不建,而是“改”,将157户村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与呈坎古村落传统徽派建筑特色不协调的建筑改成“徽派”,去掉贴在住宅外墙上的白瓷砖,并在屋顶的水泥平台上砌起徽派建筑典型特征的马头墙。该村突出自身特色,充分发掘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大力发展旅游业,既很好的保护了历史遗产,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村民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管理靠民主,乡风更文明

  水有了,电通了,路修了,漂亮的村庄建起来了,生产也发展了,是不是社会主义村就建设好了呢?当然不是,这仅仅是物质文明的体现,社会主义村还有一些重要内涵。民主的管理,文明的乡风,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村的具体体现,是村建设必须实现的重要目标。

  村要有新管理。党中央、国务院在村建设的部署中,提出了推进农村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些基本要求,推动村政治文明建设,是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村民来当家。民主管理,简单说,就是让村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真正当家作主。在某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陆海村),村民的民主权利落到了实处,一切大事小情都由村民说了算。通过“海选”“村官”,村民掌管了“人权”;通过评定干部报酬,村民又掌管了“财权”;村里的任何决策都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村民还掌管着“决策权”。村民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真正当家作主,做到民主管理有据,村民守法有章,把村民自治和整个农村工作引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决策靠民主。管理要民主,就要让村民拥有决策权。2006年“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北京市顺义区采取“八步法”,积极探索村民代表会议决策的途径,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倾听村民呼声、整理涉及多数村民利益的事项;第二步,由村两委、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联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第三步,村民代表就拟上会议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第四步,村两委根据村民代表反馈意见,提出初步工作建议;第五步,由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初步工作方案;第六步,由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第七步,将决策事项向全体村民公布;第八步,由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实施。“八步法”使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落到了实处。

  村务公开好。村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体现形式和重要环节。北京市顺义区试行“两组”责任、“五步骤”、“五延伸”的办法,来落实村务公开,同样深受农民好评。其具体做法是:落实“两组”责任,即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由民主理财小组负责监督财务收支情况。“五步骤”就是村务公开必须经过两委会酝酿确定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把关、实施公开、群众意见反馈、整理归档五个工作步骤。“五延伸”是指,由知情向参与、从事后公开向全过程公开延伸;由上级定题、村委会选题向定题、选题与村民点题相结合延伸;由主要依靠公开栏和有线广播公开向村民代表会、发放“明白纸”等多形式、多渠道公开延伸;由单一的定时公开向定时与不定时公开相结合延伸;由重视公开前工作向公开后群众意见的收集延伸。

  村要有文明新乡风。乡风文明内涵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广大农村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氛围、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明状况。那么,当前如何促进乡风更文明呢?

  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农村新文化建设就是富“脑袋”工程。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文化建设不能忽视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陕西旬阳县是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他们在乡风建设方面,制定了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六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个村建一个标准化宣传文化室,建一个规范化的“惠民书屋”,成立一个村民自乐班,每半年开展一次文体活动,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发展一个“文化大院”或“文化户”,取得了显著成绩。旬阳县的经验表明,搞好乡村文化建设,既要乡村级组织注意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又要乡村级组织切实组织好、实施好。

  文明创建,提升乡风。文明创建是促进乡风更文明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农村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有的以创建农村文化载体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在农村建起了文化小区、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化站等农村文化活动场所;有的紧紧围绕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开展所谓“十星级”文明农户、“美德在农家”、“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文明创建活动;有的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重点,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举办文艺演出和农村体育活动等;这些地方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村乡风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引好民风,育好乡风。民风体现乡风。历史反复证明,民风的温润、丰饶与富足,必然会孕育出别样的文化景观与乡风民俗。中国自古以来就以民风纯朴淳厚而著称。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广大农村积聚了许多纯朴而文明的乡风,诸如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热爱集体、崇尚劳动、勤俭节约、邻里友好、团结互助等等。有的地方(浙江绍兴嵊州市)把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宽容、敬老、学习、节俭、团结”等美德进行提炼,书写在村口、村寨等村民茶余饭后聚集的地方,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墙”,引导好民风的形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前,既要充分利用这些好的乡风民俗,来教育引导群众,还要与时俱进,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和陋习,坚决抵制落后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

  社会主义村建设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任重道远。有党的正确领导,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村的壮美画卷一定会越来越迷人,农民群众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开心!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08-08/10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