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特色鲜明 着力描绘新农村建设新画卷


  安徽广播网7月30日消息(记者:钱叶荫) 近年来,池州市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村建设规划,形成村镇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发展协调的规划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城乡、镇村分别规划,“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状况。

  贵池区马衙街道灵芝村过去49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7个居民点,村庄环境恶劣,房屋参差不齐,杂乱无章,道路蜿蜒曲折,泥泞不堪。灵芝村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把位于圩区素有“十年九涝”的吴圩村民组整体搬迁至318国道旁,32幢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新楼房依山而建。铜九铁路、池青九快速通道等重点工程开工后,灵芝村又精心谋划,在位于318国道北侧的茶亭组,着力打造灵芝安置点精品小区。全村90%以上村组道路实现了硬化,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200多户农户用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如今,像灵芝村一样的村建设示范点,在池州大地随处可见。7月上旬,央视1套在黄金时段播出《远方的家》栏目组来池州市拍摄的专题片《梦里九华》、《山里山外品池州》,池州名山秀水、如画乡村深深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引来一片叫好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传统的农业文明曾造就了无数富有诗情画意的乡间村落,令人遐想、让人向往;而如今行走于池州乡村,一座座村庄园林化、一幢幢农居景观化、一处处景点多样化,令人目不暇接。全市已建设7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4个省级生态村、300个省级生态示范户;15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53个市级生态村、1546个市级生态示范户,生态创建工作位于全省前列。2011年,又成功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新增3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与此同时,池州市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切入点,积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并注重与改圈、改厕、改厨有机结合,注重与村建设和现代生态农业联动发展,着力形成“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三结合”沼气池835600口,农村户用沼气入户率达26%以上,居全省首位,建池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从今年起,池州市计划用四年时间重点推进市内56个镇(乡、街道)500个左右村庄整治示范点建设,全面完成全市2.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3年底前所有乡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目前全市已有67个村庄展开环境整治工作,其中贵池区马衙灵芝安置点、青阳县庙前镇杨村、九华山代村等12个村庄已基本完成基础整治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灵芝 沼气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