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烤烟让且木村人建设新农村的梦想不再遥远


  【中国网·西部高地】讯5月8日,记者随分管烤烟工作的甘洛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苏正中一行到该县阿尔乡且木村了解烤烟大田移栽和田管情况。还没下车,便围上来了好几位群众。“阿木科(领导),到我家去喝口水吧!”“到我家去吧……”在一片争抢声中,一位彝族老大娘乐呵呵地挤上前来,急切地说:“你们大家都不用跟我争了!多亏县上和乡里的扶持,帮我们修通了公路,建起了烤房,又让我家种的4亩多烤烟收入了1万多元钱,这实在是太感谢政府了。领导们帮助我们种烟赚钱,风雨不改,但从来都没到我们家里喝过一口水。今天领导们既然来了,无论如何也得到我家去吃顿便饭!”在我们一在委婉地推脱下,人们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种烟修通了致富路

  甘洛县阿尔乡且木村位于高寒偏僻山区。多年来,且木村群众全是“出门靠双脚,生产生活靠肩挑马驮”,生活十分艰苦,通公路成了一代又一代且木村人的奢望。2009年以来,全村群众积极响应县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家家户户自发种植烤烟,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730亩,成了全县有名的烤烟区。烤烟种下了,但调运种烟、建烤烟房物资却成了问题。“为了让种下的烤烟真正成为烟农的增收新渠道,必须修建一条村级公路!”乡党委、政府领导下了决心。通过多方联系,终于为且木村争取到了修建公路的项目指标。通过联系领导干部和全村群众一个多月日日夜夜的奋战,群众期盼已久的总长2.8公里的烤烟区村级公路终于通到村里。彻底解决了且木村和周边村群众行路难、生产生活难和种植烤烟调运物资难的问题。该村群众俄里沙布高兴地对记者说:“开通公路是我们且木村人祖祖辈辈的期盼。如今不仅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烤烟,而且公路也如愿以偿地开通了,这真是‘要致富,先修路;想赚钱,种烤烟’,我们且木村人致富有望了……”

  烟农卖烟收入76万元

  住在且木村里的农民,一年四季除了种一季水稻或玉米外,如果不外出打工,那就可以“放长假”了。村民们曾大胆尝试过种草养畜、发展林果等致富渠道,但基本上毫无收成。2009年初,甘洛县把烤烟生产作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在全县烤烟生产战略方针指导下,且木村人知道他们应该怎样才能摆脱贫困了。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大力发展烤烟种植。2011年,全村农户种植烤烟200多亩,干烟叶产量达540担,卖烟收入76多万元,其中有10多户农户实现卖烟收入达万元以上。农户种烟发了,难怪会出现文章开头的烟农争相邀请领导干部赴“烟宴”的喜人场面。

  “种烤烟必须舍得投入,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足肥料,搞好防病治虫,还必须不折不扣地按照技术要求跟着生产季节,及时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打顶抹芽和适时采收烘烤。”如今,谈及烤烟技术要求,该村烟农如数家珍。

  烟叶刚栽下,报名建烤房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且木村的时候,一位彝族妇女气喘吁吁地赶了来,老远就喊道:“领导们,请等一下!”原来,她是该村吉麻达付的妻子,刚才正在烟地里给烟苗补水,听说我们来了,于是就急忙赶了回来。她告诉我们,她家去年种了10多亩烤烟,收入3万多元。今年她把自家所有的土地全部种上了烤烟,并承包了一村民的土地,大概有20余亩,但去年建好的一座烤房肯定是不够用了,所以要求乡政府再给她建一座烤房的指标,争取趁这段农闲时间把烤房建好,以便来今年不再顾此失彼。听到苏正中书记和乡党委、政府领导的肯定的答复后,她高兴地笑了。

  在回来的路上,苏书记告诉我们,对像且木村这样积极种植烤烟的村,县、乡镇党委、政府将给予最大的扶持,修通了通往各烟区的公路,使烟农们节省了烤烟生产的时间和劳力;派出了专门的烤烟技术员长驻各烟区,和烟农们一起,从烟田备耕、起垄、育苗、移栽、管护到烟叶采收、烘烤、贮藏、出售以及烟田后季作物种植等各个生产环节,都保证技术到位,人员到位。使烟农们真正实现烟粮双丰收;在此基础上,县上还根据年初制定的方案,将对积极种植烤烟,并获得成功的农户给予重奖,以鼓励他们生产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移栽 土地 育苗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