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建设新农村 要楼房也要文化


  近年来,清城区横荷街道把文化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素质素养。横荷街道打古居委牛陂头村的村民刘尚贤还自办了一间书屋,现在藏书已达5000册,成为村民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好去处。横荷街道横上迳村,以前赌博成风,很多村民都沉迷赌博,不务正业,自从该村文化室建成后,村民逐渐告别麻将桌走进文化室。

  随着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并日见成效,大多数农村的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以前那种污水横流、房屋破旧、出行困难等状况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在村建设的硬件得到改善的同时,软件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乃至缺失。很多的村,成为“只见楼房,不见文化”的村,这种新,只是新在房屋的新,新在“面子”,精神文化的“里子”不但可能毫无变化,还有可能变得更加荒漠化。

  一个普遍的现实情况是,在市场经济的洗礼解构下,大多数农村的旧的精神文化体系遭受严重冲击,但新的精神文化体系却还没有建立。此时的农村精神文化,是最为脆弱的,也最为容易被低俗文化所占领。因此几乎在所有的农村,除了充斥喧嚣的电视文化,村民们工作之余呆在电视机面前看肥皂剧打发无聊的光阴,就是荼毒民生的赌博文化横行,如果涉及赌资,打架斗殴也很常见,严重的矛盾还会影响到基层社会的稳定。

  农村精神文化的落后,短期内表现为无法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制约的是农村发展。而且,没有发展起先进的农村精神文化,就清远来说,清远的文化建设就会缺失一大块重要内容,文化就无法真正惠民,文化强市也将产生一块大短板。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埋怨农村人的文化素质低,文化素质低固然是精神文化低俗的前提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先进的文化进驻农村,充实农民,需要一系列的渠道和载体。一个基本认知是,有投入才会有产出。城市文化建设之所以会领先农村文化建设,根本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资源、资金倾向于城市,农村有意无意地被边缘化。厚此薄彼之下,农村精神文化的式微和低俗化实是必然。

  因此,建设村,需要在建好楼房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并将这种精神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比如,首先要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可以考虑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支出预算和干部考核指标;同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突出特色,切合当地风土人情,融入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此外,农村群众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要加大引导和支持,发挥出其自身的主动性,使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要求和资金行为。

  一言以蔽之,清远有着广大的农村地区,村建设如火如荼,但也正遭受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因此加强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荒漠化 载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