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浙江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来,我省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村建设科技示范等为抓手,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村建设。

近日,记者来到临安、金华、湖州、江山等地田间地头,感受科技带给浙江农业与农村的惊喜和巨变。

种下去:自主创新

很多人喜欢吃泰国香米,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今的香米已换上了“中国心”。

“依靠科技进步,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高档香米。中国水稻研究所培育的香米,口感和米质完全可以取代泰国香米,产量也比泰国香米高。目前已经很少进口泰国香米了。”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胡培松说。

水稻育种,我省一直居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其中胡培松团队“系列优质香稻品种培育利用”获得了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一五”期间,我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了农业科研方向与重点的调整,在重产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目前已在蔬菜、农业生物、食用菌、水产品加工、植物病毒与组培、农产品现代物流产业等农业重点领域,组建了13个农业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各类科技创新人才608人。

超级稻、低芥酸油菜、新品种蔬菜等一批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是这样,渔业也是如此。在湖州,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为全省30多家主要渔用饲料厂等提供技术依托,先后开发成功了翘嘴红鲌、红螯螯虾等10多个国内外优良高档养殖新品种,累计生产、放流、销售鱼虾苗种35亿尾,实现利润1000万元。

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效应正在逐步放大。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先进设施与装备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带动了科技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建设,我省重点培育发展出了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制造、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工厂化设施农业等十大涉农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创新需要一支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但因为从事农业科研要与土地打交道,比较辛苦,农业专业受学生冷落。“农业和农村科技后续人才的培养,将是我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全力突破的一个新问题。”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叶翠萍如是说。

引进来:科技帮扶

油茶籽油,因其可媲美橄榄油,被不少农民当成致富手段。江山有资源,但野生油茶产油量仅3公斤/亩至5公斤/亩,急需技术突破。

而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主持的“油茶高产品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及推广”项目培育的油茶可产油30公斤至50公斤/亩,实现了油茶优良品种无性扩繁规模化。连续几年来,亚林所为江山提供技术支持,建示范基地,对农民进行培训,建成年产苗80万至90万株的油茶育苗基地,使江山成为全国油茶产业典型。

大海对科技的呼唤,与山林同样迫切。“贻贝之乡”嵊泗县,人工育苗技术长期难以突破。从2007年开始,嵊泗聘请大连水产大学等专家与本地技术人员、育苗企业组成多个联合攻关小组,开展厚壳贻贝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攻关,并于2009年取得突破,育得优质苗种7亿多粒供给广大养殖户,使厚壳贻贝从原先的零星散养一下发展到现在的0.5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25%左右。

与江山、嵊泗一样,通过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合作,我省各地的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围绕着优良品种引进选育、产业化种养技术集成、农产品贮运加工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项目,推进了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有着1500多年种桑养蚕历史的淳安,因为有了省农科院在当地推广“十天养蚕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并采用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管理体制和“公司+农户+工厂”协作机制,成就了2.68亿元的蚕桑产业,蚕种生产也将实现从“买蚕种”到“卖蚕种”的历史跨越。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农业、林业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层出不穷,仅靠送科技下乡,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农民期盼科技帮扶能够持续、长久,而如何进一步增强粮食及农业主导产业的科技支撑作用,推动我省高效生态农业,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茶 育苗 品种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