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让农民生活更舒心—凉州区永丰镇永丰村新农村建设见闻


  绿意盎然的大片玉米地,金黄色的向日葵,黄墙红瓦的连片小康住宅……驱车行驶在凉州区永丰镇永丰村的乡间公路上,记者深切感受到村建设正在凉州大地如火如荼进行,同时也感受到了村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盖新房:提高生活质量

  永丰村村主任张世忠指着即将入住的小康住宅对记者说:“以前我们的生活环境脏、乱、差,现在建成的小康住宅,有广场,有学校,不仅环境好,而且房屋质量也有保障,生产生活区也划分开来,切实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2009年永丰村被确定为市级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把全村5个村民小组、180户整体搬迁建设为1个中心村,并配套建设村级办公楼、休闲文化广场、幼儿园,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及绿化、亮化等公益设施。目前,示范点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已开工建设小康住宅50户,完成42户,建成村级综合办公楼1栋,文化休闲广场1处,向文明美丽的村民社区迈出了一大步。”永丰镇副镇长王生泉告诉记者。

  调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小康住宅建设,一方面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另一方面促使农民大力发展暖棚养殖和节水高效农业,走出了一条节水增收的新路子。”王生泉说。

  永丰村2组村民张长瑞养猪多年,现在养母猪15头,一年出栏仔猪160多头,育肥出栏猪达300多头。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家中的后院养猪,数量少,规模也小。2008年加入到村上统一建成的养殖小区后,数量和规模都扩大了,而且对周边的环境污染也小了,养猪效益有了很大提高。

  近3年来,永丰村在原来良种母猪繁育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引进“杜洛克”等优良猪品种,将养殖业与生活区划分开,改为集约化经营,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规模养猪之路。目前全村建成生态养殖小区5个,发展规模养殖户260户,占总户数的65%;年出栏仔猪8500头,出栏育肥猪11100头,畜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9%。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成为全村的特色优势产业。

  强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村小学教室和桌椅破旧不堪,通乡的公路坑坑洼洼。“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村党支部积极争取上级危改资金35万元,筹资12万元,改建了永丰村小学,配置了教学设施,硬化、美化了校园环境,改善了办学条件。动员群众自筹18万元,争取政府项目资金103万元,硬化巷道3公里,铺油罩面村主干道路4.5公里,在路旁栽种松柏100余棵。积极争取国家农田整理项目,投资542万元完成了2800亩的基本农田整理,配套完善了渠、路、林、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形成了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房小康的建设格局,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先后争取项目投资45万元,完成了150户的沼气能源建设。修建了全村人饮工程,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王生泉告诉记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小区 休闲 小康住宅建设 母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