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县紧扣"壮大规模、扩张总量、提升质量、打造品牌"的县域经济发展村建设总体思路,分层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先后在53个行政村和2个建制镇试点实施村建设项目196个,累计完成投资6.47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村建设投资1.83亿元。经过试点建设,试点区域产业发展实现了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了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了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出新变化,农村改革取得了新突破。
科学规划,创新模式,描绘村建设美好画卷。在宁县县委农村工作部我们看到这样一张图,图上标注了宁县257个行政村村建设规划,农村工作部部长何英俊介绍说,宁县村建设完全是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的,在运作模式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试点探索,总结形成了山区移民搬迁型、川区基础提升型、塬面整体推进型、城郊商贸带动型四种村建设模式。
新宁镇以农家乐为载体,建成了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宁江人家,该工程目前已建成农宅30户,餐饮服务楼、生态酒店楼、观景亭及啤酒广场等,各餐饮娱乐企业近日可全面投入营业,该村建设示范点为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和县城带动郊区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县上把焦村乡西李、西沟两个市级新村建设纳入"长环一线"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带建设的大盘子,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建设工程分住宅、商贸、养殖和公益服务四大区块进行建设,成为全县城郊商贸带动型村建设的典范。同时,该县还涌现出太昌乡刘堡村塬面整体推进型、新庄镇米家沟村山区移民搬迁型、春荣乡苏城村川区基础提升型等一批村建设示范典型,为全县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条新的路子,树立了样板。
群众自愿,兼顾长远,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原来我做梦也不敢想呀,能住上上下两层三室两厅116平米的大房子,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还得到了10万多元的补偿款",已经搬进西郭坪新区的长庆桥镇长庆桥村村民王长海高兴地告诉笔者。为了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宁县在村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在拆迁补偿上,为维护群众利益、达到群众满意,该县按照不同村街具体情况和群众的意愿,灵活制定出了现金补偿模式、产权调换模式等各种补偿模式,有效满足了不同群众的不同要求。
村建设根本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幸福新生活,为确保农民住得进、住得起、住得好,该县在建设中设计了不同的户型,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米桥乡米桥村在村建设设计中充分尊重农户生产生活实际,分前院后院,前院进深7米作为庭院,透视墙,后院进深4米用于生产用具放置,同时规划建设群众休闲娱乐广场1330平方米,使群众住在其中、乐在其中。金村乡金村村农宅建设示范点,按照"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办法,统一规划,统一建成户型为前宅后院农宅 38户,单户造价仅为7.3万元。该县各乡镇还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惠民措施,在村建设中为农民减轻了经济负担。
产业支撑,宜居宜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农村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宁县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各试点村大力推行"3+1"产业模式,即设施种植、规模养殖、优质苹果+劳务,全县建成千亩蔬菜基地2处,千亩优质苹果基地11处、畜牧养殖场2个。
西李村建设在大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依托富民西瓜合作社,全村种植晚熟西瓜610亩,落实了540亩苹果树管护措施;招商引资引进客商投资2100万元建办大禹肉用种羊扩繁场,发展养殖业,目前购羊3400只。西沟村依托惠农西瓜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西瓜嫁接17 万株,种植绿色无公害晚熟西瓜1100亩。瓦斜乡塬畔村村示范点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协调瓦斜科瑞青贮玉米公司和该村四个村民小组183户农户签订种植合同,集中连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甜糯玉米1160亩,目前玉米长势喜人,预计每亩收入在2000元以上,亩均增收300元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07-19/10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