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贵州清镇: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经济网贵阳4月21日讯(记者王新伟、实习生吴秉泽)近年来,贵州省清镇市以破解“农民不富”为出发点,按照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着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政府、铸造诚信企业、塑造诚信农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目前,该市有4个乡镇被评为省级诚信乡镇,95%的农户被评为诚信农户,65%的行政村和74%的村民组成为诚信村和诚信村民组,20家企业获得诚信龙头企业称号。

  发展现代农业是破解“农民不富”的出路所在,解决农民群众在发展中政策弱、资金少、企业稀等问题是其中的关键。面对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清镇市认识到构建信用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课,势在必行。

  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清镇市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该市不仅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还就组织建设、评价机制、奖励措施等方面,制定颁布了8份相关文件,指导全市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构起活动的基本政策框架。

  广大农民是农村的主人,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来,是该项活动成功的关键。为营造良好良好的信用氛围,清镇市各级各部门通过文艺汇演、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让农民群众明白讲诚信的好处和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该市教育部门还把诚信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其父母、邻里、亲朋一道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同时,清镇市还创新机制,构建了以诚信农民为中心的“三维联结”模式,即诚信农民联结诚信政府,解决了政策扶植问题;诚信农民联结诚信龙头企业,扩展了农业的市场;诚信农民联结诚信金融机构,为农民创业、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为使讲诚信在农村蔚然成风,清镇市政府将涉农资金打捆使用,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基地走,基地跟着诚信走”的思路,对于被评为“诚信农户”、“诚信村民组”、“诚信村”、“诚信乡(镇、街道)”、“诚信企业”的,在贴息贷款、财政奖补“一事一议”、财政购物补贴、产业发展资金和项目、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项目、民生保障项目以及社会发展项目和精神文明创建项目等七个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各级各部门开展诚信创建活动。近3年来,该市财政共投入支农资金8.5亿元,累计发放各项涉农补贴2.44亿元。

  企业在清镇市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发展的项目、资金、市场问题。

  清镇市农村信用联社对于获得诚信农户和企业,在贷款额度、利率上给予优惠,诚信农户在无抵押的情况下,最高可以贷款20万元,获得诚信称号的单位和个人在资金安排、业务办理、产品使用等方面优先考虑。2006年以来,该社累计为诚信农户、诚信企业投放涉农贷款14.2亿元,年均增长33.6%。

  入住清镇市的龙头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全市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增效的主推模式,诚信经营。

  在农村诚信体系构建中,清镇市保险企业拓展保险范围,创新服务方式,为诚信企业、农民建立起财政支撑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了该市农业的抗灾能力。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还为入住该市的香港裕东公司办理了我国蔬菜行业首例安全消费保险。

  尝到了诚信好处的广大农民群众,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创建诚信农户的行业中,给自己加“星”晋级。截止今年2月底,在该市已评出的9.77万户诚信农户中,有近1.9万户被评为星级诚信户。

  “农村诚信体系的构建,实现了‘三项推动’,一是农民朋友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夯实了,三是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农村社会进一步走向和谐。”清镇市长刘军告诉记者。

  作为农村诚信体系构建的主体,广大农民是活动的真正受益者。如今已成为暗流乡蔬菜专业合作社主任的刘云,就是清镇市首批得到诚信贷款扶持发展起来的年轻“老板”。靠11万元贷款起步的他,已发展蔬菜基地300亩,年收入近40万元;在清镇市,像刘云一样,先后走上创业之路的农村青年多达6000多人。相关数据显示:去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63.6元,同比增上13.2%,高出贵州省平均水平近2000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蔬菜 基础设施建设 蔬菜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