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制度创新引领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的前提下,成都市还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设立了耕地保护基金。每年成都市县两级财政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26亿元,按基本农田每年每亩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亩300元的标准,向农民发放耕地保护金,并与农民养老保险相结合。在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60岁的冯正华就利用耕保基金,给自己和老伴都买了养老保险。“我已经领了3个月养老金,这下不用给儿子增添负担了。”他说,“儿子一家4口,夫妇俩也买了养老保险,我家有4亩多耕地,耕保基金还用不完呢!”

  成都独创性地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给予补偿,调动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在基本完成农村产改确权后,成都市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以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008年10月,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依托原成都联合产权交易所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农村产权综合性市场平台,以此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同时,成都市积极探索引导商业性银行和担保机构参与农村产权融资的措施和办法,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为现代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表示,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又一轮制度性变革,核心是归还、确立农民的土地房屋转让权,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提高农民收入,适应城市化加速对农村资源大规模流转、积聚和集中的要求,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村建设,奠定可靠的基础。

  公共服务普惠城乡群众

  仁寿县板桥乡杨光立在成都武侯区务工,几年前,他的儿女双双顺利转学到武顺街小学。“待遇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他高兴地说。

  户籍制度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标志性体制壁垒。成都率先进行比较彻底的户籍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实现自由迁徙。这是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一步。

  目前,成都市形成了户口登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统一了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援助,统一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统一了城乡住房保障体系,统一了城乡“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和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化。

  在都江堰市翠月湖镇五桂村300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据介绍,村民每天不仅可以在新村广场的健身场地健身,到“农家书屋”看书,在家里使用互联网,还可以参加定期组织的文化培训。每逢节假日,村里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样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在成都市各乡镇随处可见。

  2009年起,成都市率先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村级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全市所有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建设。为此,成都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7.12亿元。按照每个村(社区)每年不低于20万元的标准拨付,直至农村公共服务达到城市水平。

  2008年,成都市将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属高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将参保对象统一划分为城乡职工(有劳动就业合同者)、城乡居民 (无劳动就业合同者)两大类,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做到筹资标准城乡一致、参保补助城乡统一、待遇水平城乡均等。成都市县两级财政投入 4.6亿元,完成223所乡镇公立卫生院、2396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

  在完善耕地保护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全域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成都市还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有机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制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民工综合保险之间的转移和接续办法,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

  城乡教育均衡方面,成都也走在前列。硬件建设上,2004年起,成都市财政投入14.5亿元,开展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2007年完成全市410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2007年起,采取新建或改扩建方式实施农村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在全市224个农村乡镇(街道)各建成1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公用经费均达到城市标准。软件建设上,实施城乡教师全域流动、“同县同酬”,并力争“同城同酬”;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务工地可享受与市民子女同等的免费义务教育。(记者 喻 剑 钟华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试验区 定位 平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