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培斜村新农村建设“三部曲”:竹席兴村 茶叶富民 生态旅游固本



为进一步壮大茶业,培斜村决定兴建茶文化研发推广中心。中心设计为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由区城投公司和市场开发公司牵头实施,现前期工作已完成,拟在今年10月1日前投入使用。厂房建成后,将引进整合周边村镇零星茶叶加工厂,使其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叶加工和销售市场。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社会主义村渐具雏型。


竹业与茶业使培斜村走上了富路,但村两委仍不满足,他们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村建设要求,以生态旅游为抓手,大力开发农家乐项目,结合竹茶产业,努力建设工业旅游示范村。


小溪炉自然村8000多亩生态公益林至今保持原始状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流水潺潺,鸟鸣啁啾。2007年起,培斜村引进民间资本开发小溪炉“森林人家”休闲观光旅游项目,目前这一项目仍在加紧开发建设中。目前主楼正在装修,游泳池、自行车道、步行道、露营基地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成。与此同时,村里农家乐项目进展顺利。村里引资120万元建设农庄,提供竹筒饭、野菜、笋干等农家特色饮食,并在农庄对面栽种葫芦、冬瓜、小西红柿等瓜果蔬菜,让游客体验采摘之乐;结合特色竹产业,为游客介绍竹席生产流程或让游客亲手编织竹席。村里还引进蛹虫草、金针菇等特色农业,丰富观光农业的内涵。村委会主任赖义明说,首届“竹茶木乐培斜”乡村旅游节将于6月下旬举办,培斜旅游有望跃上新台阶。


随着经济发展,培斜村较为薄弱的新村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几年来,村两委积极营造宽松舒适的人居环境,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改善民生条件,完成了沿河路和村小组道路硬化、建设了防洪堤和拦河坝、兴建了自来水池、标准室外游泳池、村部大楼、骨灰纪念堂和停车场等;全面实现农网改造,投入50余万元安装高压变压器8台,总容量达1830千瓦,成为全区用电量最大的村,被市电业局评为“用电精品村”;村里还无偿提供土地给移动和联通公司设立机站,改善全村通讯条件,争取电信部门支持,基本满足了全村通讯发展要求,被市电信部门评为“电话小康村”。


培斜村两委邀请区城乡规划建设局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新村测量规划,把新村建设定位为“建新和整治”相结合,新村规划设计418户,目前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第一期48户搬进了新居;二期拆除旧房14户,按规划重新建设,现有10户建成;三期建设已启动。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建立卫生责任区门前三包制,每户分发垃圾桶,每年投入3万多元雇请专门保洁员和保洁车2部,负责全天候打扫和清运工作,全村改厕率达到100%,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被列为省级优秀示范住宅小区。


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村民对自身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两委以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家庭”为载体,在全村深入开展“三讲三争”活动(在村讲社会公德,争当文明村民;在厂讲职业道德,争当文明职工;在家讲家庭道德,争当文明户)、以“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全村90%的农户和企业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和“文明厂”。加大教育投入,设立奖学金,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每年投入8万余元用于教育事业,租用一部专车和聘请一名专业老师接送本村学生上学读书。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合作医疗工作,全村100%的村民都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认真开展“平安培斜”创建活动,在全区成立第一个“村级警务室”以及专职巡逻队,针对竹凉席厂厂房多、消防隐患大、极易引起火灾的状况,成立了全区首家农村义务消防队,制定了消防应急方案,配备了消防设施,2000年以来,连续八年实现了“六无”(即无刑事案件、无“六合彩”等赌博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吸贩毒人员、无重大矛盾纠纷),被省司法厅、民政厅联合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全区各村中率先利用投影进行宣传教育,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连续16年达到100%;2008年9月被龙岩市委、市政府评为“计生协会先进集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连续 土地 丹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