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重庆市巴南区新屋村:八年变迁创奇迹(图)


  当时的新屋村一无地理优势,二无交通便利,三无企业落地。面对重重困难,刘永涛带领大伙开始了艰难的“三抢”。一是抢企业。村委会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争取大家集资修路、建厂房,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回忆当时创业之艰难,刘永涛脸庞挂着一丝严峻,她说,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村民大开荒。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没日没夜地干,硬是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标准化的厂房,抢时机成功地引进了机械厂、摩托车配件厂、零配件厂……荒地变工厂,当年见效益。截至目前,重庆市内外已有34家企业进驻新屋村。全村4552村民中,已有3277人实行了农转非。

  二是抢机遇。新屋村抢抓政策机遇,利用市里出台农村土地相关政策,动员群众成立了股份公司,村集体也办起了股份公司,共同出资购买了几十亩土地,兴建了6万多平米的标准厂房,引进了国美电器、上海佳洁物流等大企业租用,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三是抢服务。村里为所有的入驻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从征地、拆迁、兴建到办证,还有保洁、保安等,村里都抢着为企业做好服务,营造了外地客商来村投资经营的良好环境。就这样用“三抢”的精神坚持八年不放松,保证了村办企业和入驻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使新屋村从一个贫穷落后出名的村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心忧群众 为民谋利

  随着重庆市近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屋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转工、转居的农民洗脚上田变成了城里人。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由于这些农民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术缺乏,因此就业困难,收入微薄,同时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威胁。眼看着这些失地的农民被边缘化,心忧他们的长久生计,刘永涛充分发挥其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四处奔波,多方调研,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倾听并传达失地农民的迫切呼声。写出了很多有关失地农民生计的提案或议案,她反映桥南社区农转非人员生活困难的议案,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提高征地农转非人员待遇的文件》。刘永涛还积极争取,为新屋村被征地的老年农民,在全区率先办成了全额储蓄式养老保险,解除了老年农转非人员的部分后顾之忧。村里成立以被征地农民为主要入股对象的股份公司,就是为了能让村民入股分红,保证其有一个长久稳定的生活来源。刘永涛对记者说:“作为一个从基层走出来的人大代表,更应该时时关注群众的情绪和呼声,同时作为一名党委书记更应该把群众情绪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所盼当作第一需要,把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利益!”

  活力之源 巾帼风采

  回忆新屋村八年来的发展历程,刘永涛对关心、支持过自己工作的上级党委政府,对与她血脉相连的父老乡亲总是心存感激。她说,从一个角度来说我的活力是村里妇女姐妹给的,她们是我的支撑。

  她说,我们班子里的这支娘子军经常在考虑一个问题:在带领全村发展的过程中,怎样发挥妇女在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怎样激发妇女这个创业群体巨大的创业热情和发展潜力?新屋村有2435名女性,要是科学、合理地将她们组织起来,那该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创业力量啊!刘永涛与班子成员采取了三招:一招是营造平台,让妇女们有戏可唱。全村成立了18个妇女小组,一所女性素质学校,一个女性就业培训中心,一个女性就业基地,一个1900多平米的活动阵地,为妇女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发展平台。二招是提升素质,让妇女们有才可用。村里每年拿出10万元专项基金免费对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位妇女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分期分批组织妇女们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坚持开展“和谐家庭”、“文明家庭”、“美德在农家”活动,自编易学易记、朗朗上口的“文明建设五字经”,并且编成快板、歌舞参加市、区组织的文艺表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素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预防、化解了矛盾,增强、巩固了团结,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三招是广辟渠道,让妇女们有业可就。村里主动与入驻企业开展“企村”对接,为企业定岗、定点培训和输送技术工人,先后有近千名妇女实现了“转移就业”,数十名自主创业的女性总共招收失业妇女数百人。参与村建设,尽显巾帼风采。新屋村的妇女们在村建设中,形成了一个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新能力的创业群体。继被巴南区、重庆市授予“巾帼示范村”之后,2008年,新屋村又荣获“全国巾帼示范村”。还被重庆市授予“三八红旗手(集体)标兵”称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群体 蔬菜 招商引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