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一个后进村的“美丽转身”


      

      整治后的龙华村中心绿化景观。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村路连起家家户户,村口窗帘市场里人来人往,宽敞的村活动中心里,老人们在下棋聊天……昨天上午,当记者走进龙湾区永中街道龙华村,迎面是一幅秩序井然的农村生活图景。

  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仅仅一年多时间,从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到今天面貌焕然一新,龙华村实现了“美丽转身”。

  龙华村是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移民村,安置有泰顺、文成两县移民两千余人,还有流动人口两千余人。由于村里的许多村民靠出租房屋收入,导致当地曾出现一些不法活动场所,社会秩序混乱。去年甚至发生了“5·17”案件。

  “当时,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迟迟没解决,村民不满,村两委工作很难开展。”去年7月“临危受命”下派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林安盛说,龙华村治乱,是从宽慰民心开始的。半年多时间里,林安盛和区、街道驻村指导员一次次走村入户,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期盼,细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案。

  村级财务不清楚和移民生产用地十年未分配,是村民不信任、不支持村两委工作的两个主要问题。为了解开“疙瘩”,龙华村组建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对2000年以来村级财务进行全面清查,核实解决了21个有疑问或收入没上账的问题,挽回了集体经济损失,平息了群众不满情绪。通过历时7个月深入泰顺、文成查阅上万份历史档案,在全面核实移民户籍、逐个访谈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龙华村出台移民生产用地分配方案,并在全村户代表大会上以82%赞成的高票通过实施,使这个影响龙华村十多年的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群众拍手称快。

  心里不堵了,村民和村干部“对着干”的事情也少了。短短几个月里,龙华村新一届团支部、妇代会、老人理事会、民兵连相继建立,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每周一次村两委例会、每月一次村民代表商讨会,村户籍管理办法、村绿化管理办法……一批村规民约制定实施,让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有章可循,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增强。林安盛笑着举了个例子,不久前,村里要整治违章棚,在党员带头下,大多数村民自觉配合,在期限内自行拆除了,使村里组织的强制拆除队没了用武之地。

  通过实施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工程,龙华村从昔日垃圾遍地、污水纵横的“脏乱差”村转变为区级“绿化示范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通过全力配合公安部门打击违法犯罪,龙华村在全村安装了23个全球眼探头强化治安管理,进行了出租房消防整治,并组织村民义务开展夜间巡防。现在的龙华村,“黄、赌、毒”现象已基本清除,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从乱到治固然不易,变弱为强更为重要。龙华村两委把发展经济、安定民心作为推进整治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利用该村地域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窗帘市场,目前已有80多户村民经营窗帘布艺,年产值一千多万元。一方面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多渠道推荐村民就业,使400多人找到了就业门路。普法宣传、组建妇女健身队、举办文艺演出……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也促进村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安居乐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变化太大了,要不是亲眼看着,真是难以相信。”38岁的陈爱芳是1999年从泰顺移民到龙华的,在村里开了间小药店。她说,过去出了村不敢说自己是龙华人,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而现在,村里环境干净了,睡得安心了,出了村听到大家都说“龙华变好了”,心里非常高兴。和陈爱芳一样,很多村民在这些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了龙华村的变化。

  “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林安盛扳着指头说,村新型农贸市场即将建成,后续管理马上要跟进;少数违章棚出现反弹,要及时妥善解决……借后进村集中整治的“东风”,龙华村正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行进,期待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美丽转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强化 多渠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