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我们最美藏乡行采访组来到了英雄城下的江孜县江孜镇东郊村。千年古村因曾作为第一世班禅大师的休息地而得名,近代抗英斗争又为它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今天,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东郊村伴随江孜“英雄城”的荣光而备受瞩目,在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熏陶下,爱党、爱国、爱家成为东郊村人坚定的信念。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东郊村村民品悟了这句话的真谛。正是有了这翻领悟,才有了东郊村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传奇。
“后藏粮仓”的美景
出城约一公里,我们就来到了江孜县江孜镇东郊村。正是金秋时节,村道路两旁的青稞地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正在地里忙着收割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洛桑告诉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青稞亩产肯定超过900斤。
素有“后藏粮仓”美誉的东郊村,几十年前“粮仓”并无存粮,村民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翻开那段尘封的历史,今年已是79岁高龄的米玛次仁老人感慨不已。旧西藏的东郊村,全村人都是庄园主的差巴,每年要给农奴主交付沉重的徭役。村民们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后藏粮仓”成为了贵族阶层享受的“聚宝盆”。
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江孜县对农田进行了大面积改造,使全县农业发展有了很大起色,同时开始系统选育新品种,粮食亩产也有了较大提高。“后藏粮仓”的美誉才开始变得名副其实。
米玛次仁老人介绍,很早,江孜县就有了“东方红”拖拉机和播种机。地区还经常派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为老百姓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随着土壤、耕种方式、品种选育的改变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化肥、除草剂的使用,粮食亩产达到400至500斤。
上世纪80年代,东郊村所在的年河流域提出了发展粮食生产的口号:高产、稳产、优质。如今,后藏地区已把这一口号变成了“优质、高产、稳产”,把提高粮食质量放在了重要位置,粮食亩产也达到了800至1000斤。老百姓再也不愁吃了!
近几年,江孜县为了保证增加粮食产量,开始实行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经过标准化生产,现在青稞亩产可达1000斤以上。如今,江孜良种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机械化生产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已完全告别了“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
江孜镇党委书记班久,指着连片的金黄色青稞地向我们介绍,如今东郊村已全部实行青稞标准化生产,播种、收割全部机械化,科技为东郊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村粮食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东郊村收获粮食443万斤,人均粮食产量超过3000斤,一些种粮大户,每年光靠卖粮就能收入几万元。
说着这一切,经历了新旧社会的米玛次仁老人感慨万千:旧社会当牛做马但仍然没有顿饱饭,如今靠粮食生产就能发家致富,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酥油飘香的产业
东郊村是全区第一家成立养牛协会的村庄。
2004年,东郊村成立了养牛协会,并于2007年正式更名为东郊村养牛合作社。东郊村以合作社为基础,建设了养殖小区,进行科学养牛示范,合作社承担起养牛科技培训,畜产品开发、销售、传递畜产品价格信息等职能。同时,合作社还为创建良种繁育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厂奠定了基础。
村支书旦增旺加介绍,东郊村参加合作社的共有203户、1218人,占了全村人口的绝大多数,全村养殖优质奶牛2138头。2008年,东郊村靠出售奶渣、酥油、奶牛,合作社成员人均实现现金收入1968元。
走进东郊村,我们看到,家家养奶牛,户户加工奶制品。对于养牛产业带来的好处,村民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的一本账。
在拉巴仓觉家,男主人巴桑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起了帐,前年政府为农户买牛无偿补贴40%的现金,他家一下买了6头,拿出12亩地种剑舌豌豆、青玉米、紫花苜蓿等饲草料。每头牛日均产奶8公斤,除卖鲜奶外,还能提取酥油和奶渣,现在每公斤酥油能卖36元,奶渣每公斤也能卖到14元,去年他光养牛的纯收入就达3.7万元。他估计,今年养牛纯收入在4万元以上。
东郊村的名人央拉,是依靠奶渣加工发家致富的女强人。在她家奶渣加工房和晾晒房,我们看到,奶渣加工已小有规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0-23/10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