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西街村里葡萄红


    “我家种了7分地葡萄,能摘1250公斤左右,按现在市场价20元计算,也能卖2万多元。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真的让我们农民尝到了甜头……”10月13日,山丹县清泉镇西街村村民周绪民兴奋地告诉记者。

  西街村是山丹县的城郊村,全村人均耕地不足2亩。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地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设施葡萄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发展设施葡萄40座,产量达5万公斤,产值可达100万元。

  “一年长苗,两年挂果,三年丰收”。去年,一串串鲜艳欲滴、味美价高的葡萄俏销市场,让西街村人开了眼界。不少在外务工的农民纷纷回乡种葡萄。村里因势利导,鼓励村民种植葡萄,并引导村民到葡萄园里季节性务工。该村种植的葡萄在去年12月底举行的全市首届设施红地球葡萄科技竞赛评奖会上获9个奖项,在全市15个设施葡萄种植示范点中脱颖而出。这么多人种葡萄,会不会形成“一窝蜂”,影响销售?

  村党支部书记毛明的一席话打消了疑问:“为了避免不良竞争,村里成立了葡萄协会,由协会统一提供技术、管理和销售,统一定价。市上派来挂职科技副镇长李建军长年驻守园区,定期给村民上技术课,提供各种技术指导……”2006年以来,西街村群众对120座蔬菜大棚中的60座进行改建、扩建,种上红提葡萄。去年,已有45座大棚正式挂果,收获商品果7450公斤,产品供不应求,近7500公斤商品果在节前销售一空,产值近15万多元。集中发展高效、环保、绿色反季节农产品,带动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既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又可形成规模种植,扩大市场份额。

  “我们要借国家支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带动周边村庄建起更多的葡萄基地,要在西街村建起葡萄生产基地,让葡萄甜带富西街村……”村支部书记毛明信心满怀地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土地 耕地 设施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