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昔日闭塞小山村 今成省农家乐示范点


         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张西村地处衢州市北部,距市区2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半山村,村里山多地少,现有农户113户,318人。一直以来,张西村由于交通的不便,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全村160余名轻壮年劳动力中,80%以上都常年到外地打工,村里基本上就是一些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由于和外界联系少。自2006年发展农家乐后,张西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经营农家乐休闲旅游致富的典型村庄。张西村累计共接待参观者和游览者10余万人次,带动全村村民致富奔小康,人均纯收入从三年前的150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成为衢州市民休闲、观光、娱乐、度假、回归自然的后花园。

        立足自身实际,理清发展思路

        张西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村庄坐落在海拔1394米的衢州北高峰——白菊花尖山脚下,村庄成南北一条线分布全年日照充足,三溪汇合穿村而过,一年四季泉水叮咚,是一个天然氧吧,素有“浙西小九寨”、“清凉休闲谷”之称。村庄风情古朴,云烟飘渺,山水异彩神韵,鬼斧神工,有峡谷叠瀑、花溪叠影、神气石棺、石鼓鸣天、观音浣纱、九龙戏水、碧水天池、石遭飞瀑、石笋擎天等多处自然景观。村庄四面环山,毛竹、茶叶满山皆是,清澈见底的溪水中石蛙、石斑鱼、山螃蟹随处可见。同时,有大寨田、金牛亭等人文景观,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统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理念。村两委通过组织村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山区村致富的经验,及邀请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调研等途径,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依托本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发展道路。

        加强设施建设,为发展农家乐创造条件

        村庄整洁是发展农家乐的最基本要求。为了使村容村貌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村里建立了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聘请了责任心强的村保洁员,对全村卫生实行定时清扫。为每户村民添置了垃圾桶,做到一户一桶,在主要村道路设置了16个大垃圾桶,有效地保证了全村的环境卫生。路通了,游客才能进来,农家乐才能发展起来。石梁到七里的公路建成后,镇村两级投入资金30万元,加宽了寺桥村口到张西村4.7公里的道路。

        丰富的旅游项目才能留得住游客。基础设施建成后,投入资金80万元,对全村94座“赤膊墙”房屋进行统一粉刷,走线画花;整理庭院,围起栅栏;修建了3个停车场;在小九寨溪里建起23条蓄水坝,形成了3个旅游池;修建了观景凉亭——金牛亭、景观廊桥一条、游步道4000多米、仿古门楼一座。

        多方宣传推介,提高农家乐休闲游知名度

        张西村发展农家乐致富的路子得到了市、区领导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多种平台,加强宣传,提高农家乐休闲游知名度。多次邀请衢州日报、电台、电视台等记者专程来到张西采访报道,使有关反映张西的报道频频见报,进入人们的视野。利用一切可用的机会,向外推销自己。村书记、主任跑结对单位、跑有关单位部门,介绍自己。印制大型广告宣传牌,在去七里农家乐的必经路口——寺桥村路口树起宣传牌。印刷旅游宣传小册子,逐步扩大对外的影响。三是提高游客满意度,使游客的口碑成为张西农家乐最好的宣传工具。张西村千方百计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农家所能做到的最热情、最周到的服务,来提高旅客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张西农家乐的品牌。

        积极培训发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006年开展农家乐旅游以后,村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原本在外的劳动力陆陆续续的又回来了,这些劳动力回来后,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与农家乐旅游相关的事情,到目前,全村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年轻人在家从事生产和劳动。同时,留守妇女们也有活可做,不会整天闲着赌博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改善。为了提高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村里定期举办农家乐旅游系列知识培训,分别对农家乐管理、农家乐服务、安全卫生、食品卫生、礼仪知识、土菜烹饪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保证了农家乐旅游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村民们的素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毛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