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新生代农民生活的鲜活速写


  人文絮语

  看了湖南卫视播出的农村偶像剧《八百里洞庭我的家》,感觉到一种南方特有的水灵灵的质感。这令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台湾著名乡土电影导演李行先生的《蚵女》、《养鸭人家》等影片。彼时,在“健康·写实”的前提下,李行在画面和选角上充分考虑视觉美,工整细腻地拍出了乡土题材电影的新模式。

  说到农村剧,很多人会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等系列剧,表现的是苦涩的婚姻和艰难的生计;而近年最火的农村剧,非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莫属,剧中充满了东北特色的插科打诨和民俗人情。然而,在被逗笑的同时也有一些疑惑,这些剧一味以“小农意识”去表现农民心态,惯于拿生理残疾开玩笑,人物性格扁平化、类型化,尤其是那些已经在享受父辈们“先富起来”成果的80后新生代农民,还会像剧中人一样头脑单一、生活单调吗?

  《八百里洞庭我的家》里的新生代农民让人耳目一新,似乎更符合当代农村青年的风貌。他们中有大学毕业下乡实践的能手,也有一直没有离开乡土但头脑灵活的青年。他们有文化、有理想、有技术,视野开阔,信息灵通,观念新颖,手机电脑并用,精神物质齐抓,一点儿也没有和时代脱节。这些性格可爱、活力四射的人物,使《八百里》从众多的青春偶像剧中突围,摆脱了那种以城市富家子弟为主角的偶像剧的思维定式,让青春偶像从宝马、奔驰中走出来,走向农村的田间地头。

  从《八百里》中,我们还能看见今日农民日渐提升的见识和境界。它不再重弹“多劳多得,勤劳致富”这般屡见不鲜的主题,而是聚焦于农村工业发展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渗入了更多的环保理念。故事一开始就以“退田还湖,移民建镇”为切入点,从男主人公罗再来提出“退出天成垸,不离洞庭湖”开始,到女主角易含笑不用小眼渔网捕鱼,亲自喂食江豚;从科学家乌帆为保护野鸭而牺牲,到农村青年苇子到纸厂处理污水问题,这一系列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为偶像剧,《八百里》具备了形式美感,演员们普遍青春靓丽,阳光乐观,有一种迎面而来的亲切感。该剧在洞庭湖实地取景,很多画面像明信片一样美丽迷人,全片洋溢着浓郁的南方水乡的风情。虽然没有城市偶像剧里名车、洋房、白领、名牌服装这些符号化的东西,但是剧情中的环保、绿色、村建设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元素,为这个农村偶像剧增添了可堪回味的深意。

  《八百里》摸着石头过河,试图开创新型的农村偶像剧。由于是第一次,难免会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有些细节不真实,可能是主创人员深入生活不够,只能靠查看资料或者凭空想象完成。还有些人物的言谈举止、做事风格看着眼熟,一看便知是沿袭了某些农村戏的传统剧情,没经过认真推敲。不过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八百里》就像洞庭湖上吹来的一缕清风般凉爽宜人,从中可以看到村建设中的火热主题,也能看见民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北京 职员 飞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田间地头 含笑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