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五寨看巨变


        走进晋西北的五寨,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座崭新整洁的村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靓丽迷人。这是五寨县村建设中的"文明、和谐、整洁、舒适"的农村新景象。

        "变"在表象

        近年来,五寨县立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村建设的有效载体牢牢抓在手上。深入实施"四化"工程,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切入点,全县累计投入文明生态村创建资金近2.2亿元,实现了全县227个村"村村通"水泥路,196个村开展了村内道路硬化,其中户户通的村达到128个,超过行政村总数的一半,累计硬化乡村公路700多公里、村内街道1600公里,栽植绿化苗木450万株。农村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夕阳斜照时分,记者来到韩家楼乡韩家楼村。在晚霞的辉映下,一幢幢井然有序的别墅新楼、绿树成荫的休闲公园是那样恬美。"我做梦都想不到,这把年纪还能住上别墅。"70多岁的王春梅老人喜不自禁地说,满是皱纹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韩家楼村只是五寨县村的一个缩影。宽阔平坦的村村通水泥路、别致新颖的别墅楼房、花园般美丽的村子,是当今五寨村最生动的描写。

        建设村的号角吹响后,五寨县委、县政府以"增教医保、水电路居、文讯安民"十二项工作为重点,实施各种惠民政策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突出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他们投资900万元,实施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6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依托五寨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在"三线两区"即国道209线、省道阳韩线、神五线公路两侧及五寨沟旅游区、芦芽山自然风景区沿线周边村全面开展文明生态精品村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在街院净化的基础上,开发文化生态旅游业,利用芦芽山、荷叶坪、西雪山等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建农家旅游庭院,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休闲,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目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产业,正在全县农村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变"在纵深
 
        丰富创建内涵,推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这是五寨建设村的新思路。他们把沼气池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载体,连续四年组织实施"双十村双千池沼气入户工程"。通过资金奖补、典型示范、强化服务等措施强力推进,全县已建成沼气池8120个,沼气入户率达到39%,今年将新建3000个,到2010年,全县适宜发展沼气池的村全部普及。

        砚城镇中所村是该县第一批创建村,该村80%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村街环境净化了,生活开支节约了,而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又促进了全村700亩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年节约肥料支出10多万元。现存栏奶牛达到200多头,年消耗青贮玉米秸秆达到200万公斤,在养殖户致富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种田农户增收。该村农业生产形成了"秸秆-饲料-沼气-肥料"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成为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新典型。

        家住前所乡右所村的徐润拴,往常吃完早饭就开始和邻居们拉家常聊天,围坐一桌搓麻将是常事。"现在大家都不怎么打麻将了,跳跳舞,唱唱歌,到村民中心下下棋,邻里之间也相处得很融洽"。徐润拴所说的村民中心是右所村今年5月建成的。农闲之时,村民可在文化室读书看报,在球场上锻炼身体,一改过去"天黑就上床、闲时坐牌桌"的陋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进入农民生活的"缝隙空间"。

        像这样的村民中心,五寨县250个行政村已实现全覆盖,成了五寨农民决策议事、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的新平台。依托这个平台,目前全县秧歌队、篮球队、太极健身队、威风锣鼓队等群众文体队伍发展到200多支,仅去年就有50多个村编排文艺节目140多个,演出240多场次。文体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架起了人们相互沟通、增进友谊的桥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沼气 连续 载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