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几千只白鹭就是最大的财富 护山一年由穷变富


        记者来到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时,正好是500年一遇的日全食时分。眼看着天色渐渐变暗,站在山联村一家茶馆门口的回廊上,除了能瞧见近在咫只的小湖泊外,看不到20米开外的东西。过了一会儿,天色渐渐又亮了,小湖泊对面的一座山头上,层层叠叠的树木在雨后显得格外苍翠。这时,记者惊讶地发现山头树木上缀满了无数小白点,再仔细一看,是白鹭!停在枝头的白鹭“染”得山坡一片雪白!

       “刚才天黑了,鹭鸟们以为到晚上了,就回来栖息。”山联村党总支书记吴岳平告诉记者,“每天傍晚,山坡上都是一片雪白,起码有几千只。这可是我们村最大的财富呢。”

        白鹭何以成为村里的财富了呢?吴岳平打开了话匣子——

        山联村是锡山区最偏远的一个村,离区政府所在地有35公里。村里有座山,叫顾山,翻过这个山头,西面是江阴市,东面是常熟市,因此有句俗话叫“鸡鸣闻三县”。就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山联村一直是经济相对比较薄弱的村。因为村里有座山,所以,早些年村里人一直“靠山吃山”,开山采石。但是,挖山挖了很多年,山联村却还是个穷村,而且村里的环境遭到很大破坏,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一到晴天便到处是灰尘,很多村民想搬离山联村。禁止开采山体的政策下来后,山联村一下子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这使村干部们很困惑。该怎么发展呢?要说办企业,山联村没有任何优势,再说现在村集体也不能再办企业了。当参观了外地一些村建设的样板村以后,村干部们忽然想到,山联村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是,正因为偏僻,没有什么工业污染,有山有水,如果搞成农业生态旅游点,不就把劣势转变成优势了吗?

        循着这条思路,从去年开始,山联村拆除了一些低矮破旧无人居住的房子,修整了湖塘,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栽种各种树苗,原本脏乱的村庄变得优美宁静,形成了36个小景点。村里还对采石宕口“复绿”,一年多下来,原来伤痕累累的顾山变得郁郁葱葱。最让村民们惊喜的是,由于开山采石绝迹了多年的白鹭又成群结队地飞回来了。

        不仅如此,村里还成立了富民合作社,以集体房产作股,吸引村民以现金入股,采取公司化管理的办法,办起9家农家乐,能同时接待600名游客;在村中央湖塘边上开设了一家装修得古色古香的茶社,并将村集体闲置房产改装成宾馆和其他休闲设施。村里还成立了一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流转过来的湖泊池塘里养殖龙虾和其他水产品种。村民们则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植水蜜桃、葡萄等果品。

        渐渐地,山联村的名气传出去了,不仅吸引了无锡市区的游客,还引来江阴市和常熟市的居民到这里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在湖塘里垂钓,村民们种植的果品、蔬菜不出村就被购买一空。而最让游客们感兴趣的则是每天傍晚观看成群结队的鹭鸟归宿山林,游客们可以登上山坡,近距离观察挂在林梢的一个个鸟窝。从去年10月开始,每天约有300名游客来到山联村,他们评价说,没想到无锡市还有这么原汁原味、优美宁静的山村!

        村容村貌变了,老百姓的钱包也鼓起来了。光是富民合作社,大半年里就获得200多万元利润,入股的村民家家能分到红利。50名中老年村民在农家乐上班,月收入超过1000元;水产养殖、保洁、护绿等又吸纳了一大批村民。村集体的财力也壮大了,修路、建亭、植树,村容村貌变得更加优美。今年上半年,无论是村民人均纯收入还是村集体积累,山联村都跻身锡山区前列。村民们感叹说,挖山挖了这么多年没富起来,没想到青山绿水能“卖”出这么好的价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树木 品种 休闲 水蜜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