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义务致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若干瓶颈


本人通过对廿三里街道李塘村为期三天的蹲点调研活动,对当前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感悟。

一、当前农村发展面临几大瓶颈制约。

1. 用地瓶颈。李塘村干部群众普遍希望进行旧村改造,如全拆全建,估计需新增用地100亩以上,如局部改造,也需新增用地50亩以上。但市里用于农村建设的用地指标有限,很难满足包括该村在内许多农村的建设用地要求,而且可能要较长时间才能排上队。因此,近期启动旧村改造比较困难。陈旧的村容村貌短期内无法改变。

2. 产业瓶颈。李塘村目前有小企业38家,均办在自家房屋内或租用房屋内。这批企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农房内办厂,很难避免三合一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乱搭乱建,随时有被关停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资金实力不足,又难以进入工业园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没有新空间。新办中小企业就更没有空间。

3. 就业瓶颈。李塘村劳动力有许多从事工商业,一部分工农商兼营,一部分在村内企业打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以农业生产为主。由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部分农民将逐渐失业,而村内企业无法扩大规模,也无法吸收新的劳动力。

4. 资源瓶颈。该村上游为廿三里卫星水库、经水库拦截,下游溪流几乎干涸,水资源被调到城区(廿三里街道),用于城市生产生活,造成李塘村300亩左右土地无法当作良田耕种。水资源紧张成了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几点感想

1. 把村建设、发展当作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义乌的城市发展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但农村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从战略步骤上,近阶段应把农村建设和发展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抓,真正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

2. 建设用地指标、公共财政资金等公共资源应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应彻底摆脱城乡二元、城乡分割的心态,给予农村与城市同样的政策待遇,即“同城待遇”。尤其是用地指标,应腾出一大块来,用于农村建设,这样才能让旧村改造大面积地“动”起来。

3. 确立网络化的城乡产业分布格局,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主力军,也是培育大企业的温床。政府的政策应当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发展空间。仅靠工业园区的标准厂房是微不足道的。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另一方面,也要允许中小企业在农村有生存发展的余地,形成城乡结合的网络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比如是否允许农村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实行居住、生产分离,建设一定的厂房,用于中小企业的孵化、发展,可以积极探讨。

4. 加强水库、河流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因城市化而受影响的农业生产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规模小 估计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