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雪花
林锦伦
本报讯 由市社科联和市政策研究室联合举办的江门市“千企扶千村”专家学者座谈会于5月20日举行,来自市社科联、市政策研究室、市委党校、江门职院以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的8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者就“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意义和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市是农业大市,2004年统计我市农业人口共有24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总数137万人,由于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出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统计数字显示,我市有55.8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7%,目前未转移就业的约21.1万人。
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给农村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成为困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响应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我市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议案》。市政府非常重视议案的办理,将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江门市2005—2009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方案》。在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过程中,我市又遇到了“农民组织难、技能素质偏低、信息不对称、村委积极性不高、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市进一步制定了《江门市“百企扶百村”就业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探索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百企扶百村”就业工程实施后,为促进我市农民增收、解决企业用工急需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总结推广“百企扶百村”经验,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以加快我市农民致富步伐。
市社科联主席杨伟雄在座谈会上表示,实践证明,“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及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的作用是显著的,对于构建和谐村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杨慧敏)
市农业局副局长林锦伦:
转变就业观念 多渠道转移就业
我市有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对工人的需求量也很大,并且带动致富的效应很好,因此我们要转变转移就业的观念,培育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农业协会,以此来带动农民增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任重道远。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较多,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目前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8万人,而每年还有很多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的、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农民子弟需要转移出来就业,因此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
面对现实,我们需要通过调查研究,一一解决。首先,要解放思想,不分地域、不限学校、不分学制,多渠道举办培训转移。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兄弟市的做法,借助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民办教育资源等进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例如,我市农业局前几年培训贫困农民子女,就是在广东省科技干部管理学院、农干校等院校进行的,采取的培训方式也比较灵活,有1+1式(培训1年、实习1年),政府只需要补助1000元就可以培训出一名中专生。这些学生由于所学专业针对性强,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一光了。
其次,要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工业企业是转移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是不是唯一渠道。我市有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对工人的需求量也很大,并且带动致富的效应很好,因此我们要转变转移就业的观念,培育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农业协会,以此来带动农民增收。据2007年的统计,我市农业企业共有277家,其中龙头企业109家,合作社与协会有168家,这些产业化组织带动了28万户农户跟着他们搞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增收效果明显。例如,去年8月,温氏集团进驻鹤山,带动当地农民种菜,不到8个月就带动了550户,种植萝卜、节瓜以及各种叶菜类,据了解,这些农户通常每75—80天就可以收成,每一亩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200—1300元。现在,这种“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方式有加大发展的趋势,而这种生产方式对于那些年龄偏大、有特殊情况无法转移进工厂的农民来说,更加合适。 (文/杨慧敏 图/周华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5-22/9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