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形态差异及应讨论的问题


  案例3: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了搭建城乡一体化的平台,解决富裕起来的农村“有新房、无新村”等问题,从2003年6月始,浙江省启动了"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从治理村庄布局杂、乱、散,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入手,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要求编制规划,不断增加投入,积极开展建设。各(地)市相继制定了“千村示范、百村整治”计划。比如:金华义乌市推出了以大“大五化”、“小五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村建设;绍兴市推出了全面小康村建设计划,总目标是,投入1.2亿元,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全县农村建成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优美的村;台州市的“五化一平”进村活动等。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浙江省市两级累计启动建设示范村1432个,基本完成建设的381个,命名表彰了300个;累计启动整治村8037个,基本完成建设3554个。全省各地累计用于村庄整治建设的资金总投入287.5亿元2。这些工程实施,促成了发达村域全面加速向现代工业社会转轨发展的新局面。

  案例4:四川省巴中市(山区贫困型村落)扶贫新村建设。四川省巴中市三县一区,其中三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区。2003年巴中市启动了扶贫新村建设项目,列入项目的村落(行政村),国家项目经费投入30万元,省市区三级政府投入扶贫资金50万元,有条件的乡镇再投入配套经费20万元,建设周期2年,建设目标是文明新村。巴州区马鞍村是扶贫新村建设点之一,2005年7月,我们对该村进行了第一次调查。该村6个村民小组,共487户、1646人,耕地面积900亩,人均不足6分地,全村劳动力650人,其中外出打工200人。新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1)基础设施建设——“五改三建”,即:改居,农民住房刷墙做脊,每间补贴80-100元;改厨,沼气利用或省材灶,全村已建沼气池120口,每建一口沼气池补助1000元;改厕;改水,全村打机压井168口,使用自来水115户,占总户数的23.6%;改电;改路,村通晴雨路,户通石板路;建池,全村建微水池280口,每口蓄水300—500立方米;建园,发展庭院经济;建家,发展家庭农业和工副业。(2)农户经济建设——以项目开发带动农民收入增加。第一饲养生猪,2004年全村生猪出栏1.8万头,户均约37头,推广养猪新技术后,每出售一头猪获利300元;第二发展水塘和稻田养鱼,全村有养鱼户16户,每户收入一般在5000元左右;第三养鸭,全村养鸭2.6万只。第三推广新技术及发展循环经济。该村建设已届两年,共投入各项建设资金200万元。从效益上看:一是通过“五改”达到了五通,即通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入户率达95%,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二是通过产业结调整和推广新技术,改变了村域经济结构、增强了农户的收入能力。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200元,比2003年净增420元,增长23.6%。据介绍,像马鞍村这样脱贫致富的村在恩阳镇已达1/3。

  案例5、广东省从基层组织建设切入点,以固本强基为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创建活动。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村建设的关键来抓,从2003年初开始,广东省委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固本强基工程;2004年底又提出了“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决定。从这次研讨上介绍和我们参观的典型村落的建设来看,广东的村建设大体上包括:肇庆市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德庆市按照“五改、五有”标准已创建了312个生态文明村;徐闻县采取“千官扶千村”的办法所进行的“四通、五改、六进村活动;阳江市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契机,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核心(比如“三化并举”),以村容村貌整治(比如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为重点,以培育农民“勤劳、自强、互助”精神和村落文化建设为支撑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整体推进的新乡村建设模式。

  (三)村建设的区域差异和时代特征

  上述五大案例,分别代表了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自新世纪以来推动村建设的不同类型,显示出极强的区域差异和时代特征。

  第一,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新乡村“五化”建设的大趋势。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建设,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育、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现象,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分化很明显。我们将目前长三角村落划分为五种类型,即现代农业型村落、现代工业型村落、产业集聚与专业市场型村落、古村落(旅游经济型)、山区(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型村落。城乡统筹战略和“三农‘新政策作用在这些不同基础的村落,构成了长三角农业产业化与组织化、乡村工业化、村落集镇化或社区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治理民主化的大趋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础设施建设 平地 组织化 农业综合开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