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在进行改制,但村民们却知之甚少。
他们还是每月只有少量的工资,强调着自己的集体主义。昔时的“共产主义”样板村——南街村,仍然是时下一条红色旅游热点,村里实行着“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成为外界特别关注的对象。
其实,早在三年前(2004年11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就发生在南街村。村中领导干部悄悄接受的股权激励意味着该村作为一个历史符号已经终结。
改制在三年前
近年来,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街村集团”)因经营状态低迷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就连它资本性质的转变也同样未被人发觉。
南街村早期组织成立河南中原工贸有限公司(下称“中原工贸”),该公司上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2001年4月12日,漯河市对外经济贸易局漯经贸资2001019号文件显示:“"同意河南省中原工贸公司"名称变更为"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
但是,在河南省工商局登记的档案中,南街村集团设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20100万元,股东为中原工贸、漯河南德啤酒有限公司、河南彬海胶印制品有限公司、河南南德油墨有限公司和临颍县南街粮管所。所持股份分别为:62。9%、22。5%、13。4%、0。74%、0。45%。
公司5位法定代表人分别为王宏斌、方志展、王继春、王金忠、邓书亮。这5人同时还是南街村集团高管,王宏斌为南街村集团董事长,方志展为南街村集团副董事长,王继春为南街村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全忠为南街村集团董事、南街村村委主任。该股权结构一直保持到2004年10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中原工贸作为南街村集团的股东一直存在而没有注销,二者并非为同一家公司。然而漯河市对外经济贸易局的文件、南街村集团子公司的工商登记档案都显示中原工贸只是更名为南街村集团,二者实为一家。此现象令人大为不解。
那么,中原工贸的股权结构如何?1月12日,漯河工商局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中原工贸的原始档案存放于漯河工商局南街分局,该分局在临颍县的南街村境内,记者请求查询中原工贸档案,遭到该分局工作人员的拒绝,工作人员称中原工贸已经“名存实亡”,现在南街村集团就是中原工贸。
2004年11月,南街村集团召开第25次股东会议,宣布了对王宏斌等13名村领导干部的股权激励计划。至此,南街村集团的股权结构变更为中原工贸40%、王宏斌9%、郭全忠等6人共36%、邓富山等6人共3%。上述人等均为南街村集团下属各企业高管。
南街村的尴尬
1992年,中原工贸产值2个亿,1994年为8亿,1997年达到了17亿,南街村集团逐步发展成为拥有方便面、啤酒、胶印、彩印、油墨、调味品等诸多行业的26个企业集团,职工人数12000多人。但是,1997年达到高峰之后,南街村的产值便逐年下降。至2002年时,南街村的产值下滑到了12亿元。2004年,王宏斌当时曾对《商界名家》记者坦言:“现在是南街村最困难的时候”。
南街村随处都可以买到《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汇报材料》这张光盘(豫音内资2004—035)(下称《汇报材料》),该光盘录制于2004年,王宏斌的汇报详细地解释了南街村工业的发展模式:“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办企业、围绕现有企业上配套,目前的26个企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为龙头,其他都是一些相关产业。
王宏斌解释:“南街村企业已经形成一条龙系列化的良性生产体系,多业辅助一业上,一业带动多业兴。这样可以降低龙头企业的成本,第二保证龙头企业的质量。”
“但是,王宏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市场经济发展之初,食品行业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南街村集团越来越受制于多元化,由于管理精力、资金的分散,没有及时扩张企业规模,没有培育出过硬的品牌,没有迅速占领、扩张并巩固市场,失去了市场的南街村集团在食品行业这个高度、激烈竞争的行业中丧失了关键发展机遇,最终陷入窘境。”一位学者评论道。
生产线停工20条
南街村方便面厂的萎缩比较明显。目前,方便面已经是寡头垄断的天下,2007年,位于第一方阵的康师傅、今麦郎、白象、统一四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61。4%,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量的72。4%。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1-17/9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