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产粮大县如何走出财政困境


  产粮大县如何走出财政困境

  ——与湖南省双峰县县长彭爱华的对话

  蔡劲松 张向阳

  编者按:我们必须直面这样一个经济现象:在工业化转型时期,产粮大县由过去的鱼米之乡和富庶之地遗憾地成为了财政穷县.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中部产粮区尤为明显。为什么如此?原因多多。中国的经济转型期难免会有阵痛。怨天尤人毫无益处,关键在于如何破解这个课题,而且,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三农政策的频频利好已使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契机和前景。今日刊登本报记者与产粮大县县长的对话,听她和盘托出产粮大县的财政窘况以及解决的思考对策,希望这种来自于实践中的感受能够有助于关注这个课题的人士和读者研究和借鉴。

  一、双峰的财政现状

  记者:今天的这个话题不轻松,也很敏感,但却是一个让许多人关注的课题。这就是产粮大县往往是财政收入的弱县或是穷县,双峰县是否也是如此?

  彭县长:记得我2004年刚担任县长时,县财政举步维艰,全年的一般预算收入不足1.3亿元,全县人均财力仅145元,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力为4500元,乡镇干部和教师不能按时足额发工资,到年底有的乡镇靠贷款发工资,以维持正常运转。由于农业是一个投入大、风险高,对本级财政贡献小的产业,目前,双峰县每年对农业的投入高达5000多万元,加上历年来的债务包袱,导致全县财政一直在艰难中运转。

  双峰县成为财政穷县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财政收入来源不足,经济基础脆弱;三是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差,资金依赖性强。

  从产业结构看,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明显偏高,达到50%,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在工业方面,目前,双峰县百万以上税收企业只有海螺一家,无工不富,财政收入也缺乏税源。这两年,随着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取消,尽管引进了一些企业,一般预算收入也达到了1.4亿元,但也只够发全县财政供养人员5个月的工资,人均财力也仅达到4800元,而支出却高达6亿元,本级自给能力仅占23%,其余资金全部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所以,我这个产粮大县的县长,是个的的确确的穷县长。

  二、双峰县农村的基本现状

  记者: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尤其是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使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底,农业规模化程度还较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也较低等原因,农民的收入提高速度相比还是较慢。从双峰的实际来看,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彭县长:中央从2004年起,连续几年下发了几个“1号文件”,运用财政补贴、减免农业税、价格调控等多种杠杆和手段,提高种粮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大县,这对我们来说是雪中送炭。双峰县80万农民分享到了改革的成果。但是,相比较而言,产粮大县的发展还很缓慢。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21.6亿元,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33.8%,农民人均年收入4265.6元,比上年增加75.09元,增长1.79%,增长幅度较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45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仍然较大。近三年来,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改造农村公路1423.9公里,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得到基本改善。但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明显滞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在起步阶段,农业规模化程度、产业化程度还较低。

  记者:从实际工作的角度看,你认为如何化解和改变这种状况?

  彭县长:从双峰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从政策层面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应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方面看,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强农富农角度看,要加大产业化进程。

  为什么说要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呢?无粮不稳。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必须要注重国家长期的粮食安全。但是现在有些现象必须高度警惕。今年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专项调研发现,全县仍有少量耕地出于抛荒状态,更为严峻的是群众普遍反映种粮比较效益太低,利润空间不大,绝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人在家种田,有知识、懂市场、会经营的年轻人基本上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建议国家一要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的水平,按照现有物价水平,每百斤水稻收购保护价必须确定100元以上;二要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和标准,切实减轻粮食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基础设施建设 化肥 种子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