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改鱼塘、修筑水泥路、安装自来水管……近年来,这一系列的改造改变了古劳镇梧坑村村民的生活。日前,该村的球场、文化室等文娱设施成功落成,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梧坑村也成为古劳镇“村建设先行点”。
若要富,先修路
回忆往昔,现任梧坑村村长李坚强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以前梧坑村封闭落后,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无处可销,致使村民们宁愿外出打工,村中鱼塘、农田无人问津,账目无人愿管,村集体收入低下。”面对梧坑村当时发展举步为艰的局面,古劳镇政府决定牵头改造该村。
“若要富,先修路”,当明确了发展思路,古劳镇政府做了多方的思想动员工作,同时拨出大笔款项加以支持。村民们明白修路意义后,积极响应,召集旅外乡亲及各方热心人士慷慨解囊,共襄善举。很快,经过5个月施工、长1.6公里的梧坑水泥大道建成了,改写了村民过去行路难的历史,为该村经济发展铺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村民靠水吃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梧坑村有着优越的水乡地理位置,村内土地肥沃,河涌纵横,但由于长期管理不善,鱼塘产量极低。去年国庆节后,该村的鱼塘被镇政府列为低改对象。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该村低产鱼塘改造终于圆满成功。如今,每口鱼塘均设独立的排灌系统,实行桥梁道路、排灌、电网相互配套,加上便捷的交通道路,鱼塘产销相得益彰。
村民们告诉记者:“以前每亩鱼塘的承包价为300元左右,少的只有100多元,每人每口鱼塘每年分配资金为50—100元。现在,每亩鱼塘的承包价增加到1400多元,每人每口鱼塘每年分配资金为800—1000元。梧坑村鱼塘总面积400多亩,低改后鱼塘出租年收入50多万元,现在每亩鱼塘收入1万多元,3口鱼塘就相当于以前一个生产队所有鱼塘的收入。”当尝到鱼塘高产的成果后,村民们纷纷回流承包鱼塘,有的一家就承包100多亩。
精神物质双丰收
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可是村中的文化娱乐设施却越来越显得滞后,村民们茶余饭后只能在树头下聊聊天、下下棋,实在太单调了,于是,有些人就提出兴建文娱设施以供娱乐,提议一出,村民们一呼百应。迅速地,村民们集资了8万多元兴建球场、文化室等。如今,当你走进村中心,就会看到一个标准的灯光篮球场、崭新的乒乓球台、舒适宽敞的文化室,男女老少们欢聚在这里,玩耍得乐也融融。
梧坑村旧貌换新颜,过上好日子的村民们欢呼雀跃。今年国庆假期期间,该村隆重举行了一个庆祝活动,有篮球比赛、放电影等节目,村民们还集资搞大型聚餐,广邀亲朋好友共享丰收的成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7-11-06/9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