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2017年农村“三块地”改革“农地”入市 是如何实施的呢?


    农村“三块地”改革备受关注。国土资源部牵头的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已经进入攻坚决战期。下面小编揭秘实施过程。
    沉睡的“农地”被唤醒

    33个试点共278宗农地入市,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走在浙江德清莫干山的乡间小道上,放眼望去,茂林修竹,流水潺潺。好生态带来好发展,乡村旅游在这里搞得红红火火。
    从事酒店行业的赵建龙瞄准商机,谋划在莫干山镇建设高端民宿,然而在土地上卡了壳。“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块。有家村办企业倒闭多年,土地一直闲置。但这块地属于集体建设用地,按规定,不能从事非农建设。”赵建龙很无奈。
    德清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邱芳荣说,当地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现有土地规划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大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处于“休眠”状态,供需之间隔着制度的藩篱。
    苦等两年多,赵建龙迎来转机。2014年底,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幕开启。中央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    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作为试点之一,德清县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
  “改革是为了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实现同权同价,形成对土地市场的有益补充,催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改革协调处处长王爱民说。
    2015年8月,莫干山镇集体以协议的方式将土地出让给赵建龙,用途为商服用地,成交价300多万元,这是全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宗”。目前德清县入市宗地102宗,面积达758.45亩,成交额达1.64亿元,农民和集体收益1亿多元。德清县委副书记敖煜新介绍,德清通过探索,“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各地试点探索不断。四川成都郫都区推动入市扩容增效,通过土地整治,激活存量,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湖南浏阳市把花炮退出和土地入市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张德霖说,33个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共计278宗,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大部分试点地区完成摸底调查,制定规范入市行为的相关制度,进行了入市实践。既盘活农村空闲和低效用地,又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统筹中向纵深推进。张德霖介绍,最初33个试点采取分类改革的方式。由于农村“三块地”联系紧密,从2016年9月开始,三项试点改革统筹推进。比如德清在入市上建立了成熟的规则,同时在征地制度和宅基地制度上也做了有益尝试。下一步要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增强改革整体性和协调性,让“三块地”改革形成共振效应。
    让集体和农民成为入市主体


    或成立经济合作社,或由村委会代理入市
    “农地”入市,谁来入?这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面临的关键问题。
    王爱民说,入市主体关系着“谁来分配土地收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让他们成为土地的主人,激发管理、开发土地的热情。
    作为全国钢琴生产基地,德清县洛舍镇的产品占全国的1/8,但因为用地受限,不少企业生产环境差。“有的厂房是村里以前养蚕用的平房。我们都不敢领客户来考察,怕他们看到简陋的条件,怀疑钢琴质量。”东衡村一家钢琴厂老板俞旭明说。
    众多钢琴厂亟须开拓新空间。东衡村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产业园区。14家钢琴企业成为受让方,平均每亩价格高达21万元。邱芳荣说,“农地”入市后,土地金贵了,因此要合理设置入市主体,把参与权、知情权和决策权赋予集体和农民。
    东衡村村支书章顺龙说,村里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3000人全部是股东。刚开始,每股只有500元,通过入市,合作社获得出让金9000万元,每股增厚了60倍。“集体受益后,除固定分红外,其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壮大集体经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民增收 土地规划 生产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