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价格持续走高,但涨幅收窄。据我部监测,1月份前四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比12月上涨3.1%,涨幅较上年12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蔬菜价格比12月份上涨16.6%,涨幅收窄7.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涨1%,涨幅收窄11.4个百分点。为什么同比收窄幅度这么大,主要是因为去年这个时间已经进入了春节假期,具有数据上的不可比性。比如上周1月21日到27日,就是腊月初十到十六这一周,蔬菜价格环比上涨1.1%,与去年同期(1月23日至25日)相比,下降了4.5%。这就有很大的不可比性。为了让大家清晰地看到可比的走势,我们也做了一个相对可比时期的对比,比如我们把上周数据和去年1月2日―8日,也就是去年的腊月初九到十五那周数据做了一个比较,是上涨14%,这个趋势是比较客观的,能够反映真实的情况。
第二,上涨面较广,但是范围有所缩小。1月份前四周,我部监测的57种食用农产品中价格同比上涨的有39种,比上年12月份减少2种;36个大中城市中蔬菜价格同比上涨的有19个,比12月份减少13个,其中,涨幅居前5位的是西宁、大连、贵阳、郑州、南宁,跌幅较大的5位是沈阳、北京、上海、南京、福州。
第三,品种现分化,涨跌差异大。从蔬菜各品种价格看,出现“两升一降”特点。油菜、芹菜、生菜等北方“设施菜”受低温天气影响,上市量减少,价格上升,1月份前四周同比分别上涨23.5%、47.4%和18.4%;土豆、大白菜、白萝卜等“窖储菜”前期价格较低,恢复性上涨明显,1月份前四周环比分别上涨6.8%、24.6%和39.4%,同比分别上涨35.1%、53.5%和57.7%;南方反季节瓜菜种植面积增加,近期进入上市档期价格同比出现回落,1月份前四周黄瓜、辣椒、青椒同比分别下降29.8%、36.8%和44%。从肉类看,牛羊肉价格继续走高,1月份前四周,鲜牛肉、鲜羊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9%和2.2%,同比分别上涨30.8%和12.9%;鲜猪肉价格较上年12月份上涨0.7%,但同比下降5.1%。此外,1月份前四周水果价格同比下降7.5%。
第四,货源供应足,市场有保障。今年入冬以来,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产销衔接,扩大节日市场供应。刚才姚主任也作了介绍,部里在前不久专门组成了6个调研组到7个地方调研,在调研中各地市场经销户普遍,近期市场的供应量增加,品种多,选择的余地大。比如北京新发地蔬菜日上市量同比增长14.6%,海南蔬菜冷链物流中心采购量由前期每天500吨扩大到1000吨。另外,近几年我们也建立了北方51个大中城市的蔬菜储备制度,积极发挥冬储菜的作用,加上批零市场正常的商业库存,在正常的情况下,保证7天左右消费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比如北京市蔬菜储备2.6万吨,天津市蔬菜储备1.5万吨,加上批发零售市场商业库存,正常情况下可供7天左右消费。
第五,节前处高位,节后将回落。分析今年入冬以来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三条:一是今年的气温总体偏冷,部分地区遭遇雨雪冰冻和大雾天气,影响了蔬菜生产运输和市场供应。二是节日市场加上一些季节性因素的变化,需求还是明显增加的。三是人工、土地、农资、租金等要素成本上升,也助推了价格的上涨。下一步趋势来看,我们感觉天气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和国家气象局一直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认为低温大雾天气还会持续,加上春节马上就将到来,因为需求旺盛的因素,节前蔬菜等食用农产品价格总体还是会维持高位,但总体来看供需基本平衡,春节市场,说得再广一些,今冬明春市场供应是基本平衡的。节后随着天气转暖,蔬菜上市量会逐步增加,菜价将出现季节性回落。我们也和南方的广西、海南等地做了一些沟通,考虑到往年的规律性因素,节后不排除这些地放方会出现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卖难”现象。从中长期来看,受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方面因素影响,食用农产品也好,鲜活农产品也好,在波动中上涨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各地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文件)和《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国办发[2013]5号),将有助于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对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具有深远意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13-02-01/10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