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田鱼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种质资源,非常珍贵。作为商品来讲,田鱼的鱼种可以推广到各地养殖售卖,但经过几代之后,种质就不再纯正了,为此一定要做好我们青田当地的鱼种保护。”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吴敏芳向记者表达了品种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青田县不仅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建立中国田鱼研究中心和良种选育繁殖场,还在县内6个乡镇建立了26户田鱼种质资源保护点,7个田鱼育种场用于保护繁育青田田鱼。
各乡镇多点位保护能有效地保持青田县当地田鱼的物种多样性,而多户设置点位,可以巧妙地避开天灾人祸对鱼种的伤害,确保万无一失,这种“多点多户”保护法融合了当地人的智慧与情怀。
“我们山区是传统的小农生产,青田田鱼就是老百姓的乡愁,多年来都是老百姓自己保种,他们尽心尽力,不会弄混,也不会放弃。”吴敏芳说。
田鱼引来新农人
青田县也被称为“华侨之乡”,20世纪末许多青田人出国讨生活,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出国热潮,徐冠洪就是其中一员。但旅居国外20多年间,一抹浓郁的乡愁始终牵动着他的心弦。2005年,恰逢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徐冠洪看到了家乡稻田养鱼的广阔前景,毅然回国从事稻鱼产业。
摸爬滚打之后,徐冠洪成立了青山愚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逐步建立起愚公生态农场、育苗基地、省级稻鱼共生模式示范基地,开展田鱼原种保护繁育、孵化培育、探索稻鱼共生高效益模式等工作。
今年,徐冠洪荣获“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类)水产养殖一等奖。在政府的牵线下,他还主动参加了东西部合作帮扶工程,带着鱼种和技术走出了青田,走进了四川省古蔺县。
随着稻鱼共生的蓬勃发展,青田县通过创建专业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等多种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用“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五统一”模式发展稻鱼产业,培育了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37家,集中连片经营面积7000多亩,和田鱼相关的农旅产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
今年7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举办期间正式开放。该馆主体建筑以鱼的灵动形象为造型,与遗产地内的山水林田村自然融洽,寓意着稻田养鱼天人合一的传统农耕智慧。
“我们的博物馆就立在村落梯田间,这是我们文化的根,要让游客看到,更要让小孩子们看到。”吴敏芳说,要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要努力打响“田鱼之乡”品牌,通过文化传承、农旅融合助力稻鱼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圆满落幕后,青田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为当地的农户、商家带来了新商机,与农遗相关的农旅项目一时间成了“香饽饽”。当地对稻鱼共生遗产核心区进行了升级,不仅建设了稻鱼共生园、钓鱼长廊、莲鱼观赏游览区等标志性建筑,还打造了方山世遗小镇、青田之窗等渔旅融合风景区,既丰富了稻鱼共生文化,又促进了三产共同发展。
“立足世遗,围绕‘一条鱼、一粒米’,探索生态价值与渔旅融合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吴伟立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08/34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