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谁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守夜人”?
“为什么地里还是光秃秃一片?”连续一个月,陈赞林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
陈赞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三堡镇孔龙村村民。2021年11月20日午后,几个手里拎着袋子的陌生人敲响了陈赞林家的门。
“他们说自己是肥料公司的老板。”陈赞林回忆,“说他们的肥料肥力高,而且价格优惠,还买一送一。”考虑再三后,陈赞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下了100袋肥料。
然而,施肥过去将近两个月了,地里农作物还是没有生长的迹象。察觉到不对劲的陈赞林,拨通了岑溪市农业农村局的举报电话。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将肥料送检后,检测报告结果显示为假劣肥料。
拿着检测结果,岑溪市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副队长杨钰鸿犯了难。那个月,他接到的疑似买到假劣肥料的举报电话不止一通,根据举报者的描述和提供的线索,基本可以确认,他们遇到的“老板”是同一批人。然而,案件却迟迟无法向前推进——
“作案人员直接和农民联系,送货上门。找不到他们,也没有联系方式,没有门店,根据法律规定,是没法立案的。”杨钰鸿告诉记者,这样的案件,以前在本地时有发生。
粮食安全涉及耕地、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等多领域,立法固然作出了尽可能详尽的规定,但不可能事无巨细。如何追根溯源、取证举证,对于像杨钰鸿这样的地方执法人员而言,是一场真枪实弹的考验。
今年2月底,杨钰鸿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碰头,讨论推进侦破案件的方法。最终,大家一致决定,让需要购买假劣肥料的农民联系厂家“引蛇出洞”,开展突击抓捕。3月3日上午,30多名农业执法人员、公安干警提前在肥料接货点附近蹲守。接到口信后,执法人员立刻出动,当场抓获3名涉案人员。第二天清晨,几名办案人员在南宁市武鸣区查获两个制售假劣肥料窝点,抓获3名涉案人员,查获涉嫌劣质肥料共计1125包。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走出有法可依的第一步后,如何让法条“掷地有声”,成为法治保障粮食安全的第二道必答题。固然,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探索与基层执法、司法等部门人员的足迹并行,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近年来,各地保障粮食安全的队伍中,还有一些“新成员”的加入。
“杜阮吒石监控点抓拍到疑似违法行为,系统分析预警判定为施工运输车辆,详情请点击链接查看。”4月13日上午9时许,黄生的手机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点进链接,是一张抓拍图片,画面上,一辆大型运输车停靠在一片耕地上,旁边明显有几处翻起的土堆。黄生立刻和另一名同事赶往现场核实情况。
黄生是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自然资源局杜阮自然资源管理所的一名巡查员。到现场后,黄生了解到,车辆所有者从该村流转耕地后,声称要种植粮食作物,但实际上打算占用该处耕地建设汽车驾校。黄生立即责令其停工,撤出建筑车辆,恢复耕地状态,并将核实情况在“智慧国土”系统进行上报。
“我们赶过去还算及时,现场刚刚铺了一点水泥,棚子还没开始搭,对耕地没造成太大的损害,拆违成本也比较低。”黄生告诉记者,“如果像以前一样纯靠人工,可能等我们赶过去时,建筑物都盖完了。”
据介绍,蓬江区现有永久基本农田5300余亩。监管排查范围广,加之违法建筑成型速度快,如果仅依靠人工巡查,难以及时制止部分违规施工行为,一些采取节假日施工、夜间施工等方式偷建、抢建的情形更难发现制止。为此,今年1月,蓬江区自然资源局启动智慧国土智能感知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24小时自动巡查、检测耕地、农田的利用变化情况。
蓬江区的“智慧天眼”系统,在全国并非个例。近年来,多地自然资源部门将智慧“天眼”系统和卫星遥感、人工实地巡查相互补充,让耕地执法从“撒网捕鱼”提质到“精准发现”,提升执法效率。
从空中到地面,在粮食安全立法的基础上,“长牙齿”的粮食安全法治保障离不开执法人员的“车轮子”“脚板子”,也需要智慧执法手段的创新。面对多样态威胁粮食安全的行径与日渐复杂的违法行为,如何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监管难题?各地基层执法者仍在不断创新多元化执法手段,让执法脚步与科技并行,筑起更加完备的法治屏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06/34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