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富农强集体
——河南社旗县打造产业引擎加速乡村振兴
申鸿皓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来到河南省社旗县大冯营镇张腰庄村眼前一派忙碌景象:千亩全农供港蔬菜基地绿意盎然,“采摘大军”星星点点在田间忙碌;村民自家生产的柴鸡蛋、红薯“三粉”、小磨香油、芝麻酱、小杂粮等农副产品,正由振兴农贸公司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产业兴旺夯实了‘五星’支部创建的底气,产业振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根基。”张腰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峰说,“村里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40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了30多万元的收益。”
张腰庄村只是社旗县兴产富农强集体促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社旗县紧紧牵牢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坚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发展思路和“市场拉动、政府推动、龙头带动”的发展方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了蔬菜、仿真花、艾草等极具特点的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实现了群众就业增收和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双赢。
平畴沃野菜飘香 阡陌纵横地生金
“从这里采摘的蔬菜通过冷链物流,第二天就能端上深圳、香港市民的餐桌。”旭日东升,薄雾散去,晋庄镇绿庄园3000亩供港蔬菜基地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采摘、分拣、装箱、入库……维持着有条不紊的生产秩序,社旗县政府副县长、晋庄镇党委书记张建洋说,“基地带动周边120余人实现就业,年人均增收超过两万元,蔬菜产业成了群众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近年来,社旗县把蔬菜产业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首要举措和重要支撑,以深农集团产销体系为核心,突出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两大特色,倾力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集品种选育、示范种植、技术培训、储藏保鲜和深加工等全链条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初具规模,从农田到餐桌的优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健全。
通过外引内育,社旗先后建成了以山东寿光满义蔬菜、丙玉蔬菜为龙头的设施蔬菜产业基地,以安菜达、全农、绿庄园、绿美丰等为龙头的大湾区露地蔬菜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以东西两个蔬菜产业带为两翼、以多个乡镇为辐射点的“一体两翼多点”蔬菜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全县蔬菜面积已突破17万亩,年产值近15亿元。
一花盛开千户香 仿真花开幸福路
在郝寨镇年庄村的南阳文鑫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声隆隆,数十名女工忙碌不停,巧手翻飞间,一朵朵、一束束鲜艳亮丽的仿真花就展现在面前;厂区旁边的广场上,一箱箱贴好快递标签的仿真花产品码放成排、整装待发。
在精准扶贫攻坚期,社旗县牢牢抓住兴产富农这条主线,依托留守妇女和老人等人力资源优势,在全县大面积培育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实体,以家门口务工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仿真花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放眼全县,以南阳文鑫工艺品有限公司、河南花冠工艺品有限公司、河南朵朵花业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仿真花龙头企业迅猛发展,通过设立扶贫车间、吸纳群众务工、散户领料加工、扩大电商销售等方式,为全县2000余户群众找到了挣钱门路,蹚出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社旗县仿真花协会通过把各个仿真花企业、作坊和散户联合起来,统一生产标准,开展技术培训,畅通信息服务,整合外部市场资源,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链条,放大集团优势,仿真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今,作坊车间遍城乡,“花”开富贵财富来,形成“乡乡有企业、村村有主体、户户有产出”的全民参与局面,仿真花产业恰似雪球般越滚越大。
“社旗仿真花产业已从最初的几家小作坊逐步成长为聚集100多家企业的产业带,设计、制模、生产、物流等产业链完善,生产工艺、创新能力均居业界前列。”县仿真花协会会长李富文介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06/34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