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快?
“近几十年来,黑土地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当中,优质土壤特性退化十分严重。所以黑土地保护法不能等,也等不了。”黑土地保护法立法参与者、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检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告诉记者。与耕地保护打交道40年,李荣对黑土地保护法的施行感到欣慰:“这部立法不但从手段和范围上对黑土地提供了全方位保护,也从土壤普查等方面明确提供了提升土壤质量的必要措施。”
“从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最关注的就是土壤普查。”李荣说,“不把耕地的问题暴露出来,怎么解决问题?要把土壤的质量、数量、类型弄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保护。所以在黑土地保护法的制修订过程中,我建议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土地调查时,也要同步开展黑土地类型、数量、质量等情况的调查。”黑土地保护法生效当天,李荣欣喜地发现,自己的上述意见被采纳并体现在黑土地保护法第九条中。除此之外,李荣关于机构职能定位、保护性耕作技术等方面的建议,也在法条中得到体现。
“我们农场现在推广的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就正好和法条里说的这个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上了。”肖建波告诉记者,立法明确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把耕地质量和政府的黑土地保护规划挂钩,是帮助种粮农民改变耕作模式、减缓黑土地变“瘦”变硬的一句“实在话”。
黑土地法律保护的“第一公里”刚刚迈出,保护种子的立法轨迹则已经先行一步。
2021年3月1日,河北省高碑店市种粮大户祖茂堂的手机弹出一条新消息提醒——“新修订种子法今日正式施行”。
“真难!”这是祖茂堂对于育种最直接的感受。
2005年,祖茂堂成立高碑店科茂种业有限公司,至今,科茂种业有限公司自有育种基地1.3万亩,祖茂堂个人选育、研发通过审定科茂53、D722等多个冬小麦、玉米品种。
“培育D722这个品种,我花了几乎十年时间。”祖茂堂告诉记者,“育种不是说我一拍脑门,明天就成了。这就像送种子考试,而且还要参加海选、乡试、县试,层层选拔。有的种子不高产,高产了质量又上不去,优中选优,难上加难。”
“过去,我和同行们经常见的就是种子‘套包’。很多做种子研发、销售的不法公司,用自己的‘皮’装别人的‘瓤’,这不是把别人的心血都糟蹋完了吗?”说起侵权,这位育种多年的老人语气明显激动起来。
2021年,修订后的种子法完善侵权赔偿制度,将故意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的倍数上限由三倍提高到五倍,将难以确定数额的赔偿限额由三百万元提高到五百万元,让侵权者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祖茂堂回忆,最近几年周围好像没什么人提起种子“套包”的事了。“这两年,我反正一次都没遇到过,为什么呢?代价越来越大,罚款最高五百万元,谁还敢呢?环境干净了,这才真正是我们育种人的好消息。”
从黑土地保护法、种子法的立法进程回眸,我国粮食安全法律保障探索的足迹其实早已开始行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涉及粮食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外,保障粮食安全的地方立法也在破土、萌发——
“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得违法在耕地上开沟、挖塘、造林,损毁粮食作物,不得违法割青毁粮。”2022年8月10日,《安徽省粮食作物生长期保护规定》正式施行,明确违法割青毁粮将受处罚。“今年个别地方毁青麦事件发生后,安徽出台这一规定,就是想填补相应的法律空白,对惩处粮食作物生长期间毁粮青贮、工程铲苗的行为提供法规依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立法的足迹,仍在延续。2022年12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粮食安全保障规定》正式施行,这是厦门市首次立法保障粮食安全,紧紧围绕粮食安全保障所涉及的生产、储备、流通、应急和监管等重点环节进行制度构建,标志着厦门市粮食安全保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从中央到地方,在无数双与一粒粒粮食碰触过的手中,保护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的法律红线,正在不断延伸。这些寄寓于白纸黑字间的粮食安全,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粮食安全宏观战略的落笔,也是种粮农民、耕地保护专家、基层执法人员等无数与粮食打交道的基层工作者的真实心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06/34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