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写在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之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常力强在北京密云,智能温室每平方米每年可采收30公斤番茄,用科技引领都市农业“高精尖”的发展方向。在山东阳信,“一头牛”产业总产值达到526亿元,牵动上下游形成全产业链条。在山西隰县,“一颗梨”品牌价值达到87亿元,梨果产业年人均产值实现22.6万元……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纪录在不断刷新着。
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健全管理机制,累计安排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31亿元,支持创建了2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各地建设了5000多个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日,在支持创建的基础上,两部门认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等43个产业园为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产业园认定总数达到130家。这些产业园着力探索推进机制,推动要素集聚,强化科技支撑,培育经营主体,推进三产融合,坚持联农带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资源集聚,筑成乡村产业高地
科技、资本、信息、人才等资源,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备要素。
几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坚持集聚建园,统筹资源、协同发力,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各地立足发展实际,出台政策、创新机制,吸引资源要素向产业园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乡村产业高地。
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河北省平泉市产业园,依托中国农科院重点建设了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国家食用菌菌种创新基地,建成年产100万袋优质菌种生产线。“我们还通过建设河北省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中心、食用菌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食用菌创新驿站,把产业园打造成集聚人才和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香菇液体菌种的创新高地。”园区服务中心主任袁德华说。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产业园建成20万平方米仓储物流集散基地,吸引52家金柚加工企业入驻,新增21条分级加工生产线、3个商品化处理平台和1个柚苷提取中试平台,构建了初加工、精深加工、柚果综合利用相配套的金柚加工体系,形成了柚果产业大集群。
位于鸭绿江口的辽宁省东港市产业园建立了草莓产业链综合大数据平台。东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衣晓伟表示,种苗工厂、种植基地气象环境和土壤探测、病害监测、物流跟踪、销售数据等众多信息的汇聚,成为草莓品种培优、品质把控、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为推动产业园资本集聚,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园区贷”,会同工商银行举办“兴农撮合”活动。广东、河南、四川等10多个省份设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基金。吉林省东辽县产业园组建蛋鸡、玉米产业发展担保基金,按照1∶5比例撬动金融资本投向园区项目建设。
在人才引入方面,各地搭建产业研究院、食品研发中心、产业联盟、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使产业园成为汇聚科技领军、返乡创业、农技推广、本土经营人才的重要载体。
各产业园还通过政策措施,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招商力度,推动企业集群发展。如山西省隰县产业园、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产业园推出农业“标准地”“点状供地”等政策,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瓶颈制约。
延伸链条,树起融合发展标杆
几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支持产业园聚焦主导产业,以一二三产融合为路径,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产业园平均产值达到78亿元,已培育东坡泡菜、正阳花生、五常大米等30个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产值超百亿的产业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02-09/33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