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爱在城乡间流淌


让爱在城乡间流淌

——上海松江探索城乡一体化助老养老和城市扶弱公益共建模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立刚

  城乡要融合,唯有通过各个领域的创新突破,并引导这股力量汇聚成时代洪流冲破城乡壁垒。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在创新探索城乡融合过程中亮点频现,“幸福老人村”城乡一体化助老养老公益项目更是一大闪光点。这个公益团队在“幸福老人村”成为“人文松江”一大品牌后,于2020年推出关爱心智障碍孩子、陪伴他们融入社会的“蜗牛宝贝成长营”公益项目,并很快引起松江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不过8年时间,从创意灵光闪现到成功探索出城乡一体化助老养老和城市扶弱公益共建模式,吸引了城乡几十个党组织参与,每年有近3万人提供志愿服务,这是个什么样的公益团队?日前,记者走进了“幸福老人村”和蜗牛宝贝成长中心。

  

  做公益更不敢忘时代责任

  “‘幸福老人村’成了松江区城乡一体化助老养老的品牌,人间大爱因为这个品牌而在城乡间流淌,真的特别欣慰。曾经的委屈煎熬都化成了收获和感动,成长了自己,感动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特别有价值。”薛敏曾经是松江区第一家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首任副理事长,有着15年的公益历程,回忆起过去5年的公益之路,感慨连连。

  当2014年上海市出台政策推进“长者照护之家”试点工作时,薛敏、蒋秋艳和张家君三位公益人士将目光投向了农村老人,率先在叶榭镇堰泾村启动上海市松江区首个乡村“长者照护之家”,并推出了“幸福老人村”公益养老助老项目。

  论证项目时,在公益路上经历了不少风雨的他们充分考虑到了城乡政策阻隔,考虑到了镇村干部的不解和村民的误解。但是,为了乡村老人的幸福,又有松江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他们义无反顾开始探索摸石头过河的公益新路子。

  叶榭镇位于上海西南的黄浦江中上游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堰泾村则位于黄浦江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没有直达公交车,从镇区步行到村需要近一个小时,薛敏他们选择这里,考虑的是项目的长期性稳定性,以及人和的因素。

  “我们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还是遭到了现实的打击,一路上要突破各种政策性限制,还要承受村民的误解,项目启动后时不时冒出打退堂鼓的念头。”“幸福老人村”的“村长”蒋秋艳是土生土长的堰泾村村民,回忆起项目启动后一系列的挫折,平时爱笑的她脸上挂着明显的委屈。

  记者了解到,为了尽快建成项目,薛敏负责筹措资金,专业从事建筑设计的张家君负责民房改建的规划设计,全脱产的蒋秋艳负责项目软硬件的建设等。公益项目预算投入至少200万元,因为各种原因,三人实际投入超过了300万元。好心得不到回应,爱心反被揣度为坏心,委屈是难免的。

  幸好,从项目创意开始时三人就明确:公益人的责任,首先从承担时代责任开始。因此,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开张运营,每次遇到难题,三人都以时代责任为重,抱团前行。“看到老人幸福的样子,苦点累点委屈点真是值得的。”薛敏说。

  真诚的爱一旦付诸行动,总会激发更多的人献出爱心。得益于三人在松江区公益圈的资历和人脉,“幸福老人村”开业之后,很快引来各路公益人士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呵护。

  蒋秋艳至今难忘2017年“老人村”的第一次年夜饭——“微孝家宴”。当天,近200个志愿者纷纷参与到近300个“老人村”老人和附近居家老人的团圆饭里来,轰动了松江。

  “时任叶榭镇镇长俞玉根当天亲自买食材下厨做了菌菇鸡汤,老人们一说起这些就幸福满满。”蒋秋艳欣慰地笑了。

  通过团队策划的“微孝系列”传播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暖流纷纷涌向“幸福老人村”。还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团队开始琢磨助老养老的新内容,他们希望老人吃好睡好后,还能在城乡融合中与时代同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猪肉 筹措资金 项目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