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增值服务
近些年,不仅养殖端面临着转型升级,饲料端的经营模式也遭遇新的挑战。国家生物饲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蔡辉益介绍,2020年10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小饲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严重压缩。
如何与客户构建起紧密、可持续的业务关系,用好期货工具,提供增值的“兜底”服务,这是中小企业四川家家乐饲料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
翻开家家乐的宣传手册,可以发现醒目的“提供猪苗、赠送保险、提供融资平台、兜底回收”标语。他们的业务触角已经开始覆盖从养猪到卖猪的全过程。
“现在竞争比较激烈,客户稳定性比较差,养殖户可能随时换其他厂家的饲料。”作为家家乐的总经理,在饲料行业耕耘近20年的代志平,见证了这些年行业的迅速出清和转型。据他介绍,为了稳定客户,饲料企业深度介入养殖端帮助客户养猪卖猪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代志平介绍,家家乐在销售饲料时,会与下游购买仔猪的养殖户签署合同,约定将来5至6个月后生猪出栏时,为其提供价格“兜底服务”。同时,他们还会抽出饲料销售利润中的一部分作为“期权费”,向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对应的场外期权转移风险。
“通过提供这种‘兜底’的增值服务,基本可以锁定客户单批次全程用我的饲料,如果这个模式客户觉得好,未来长期合作的可能性也更大。”代志平说。截至2021年12月27日,家家乐已经与华西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合作落地了两单生猪场外期权,涉及生猪91吨。
据记者了解,这种利用期货工具开展的增值服务尚属于创新业务,如今已有不少像家家乐一样的产业上下游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这样的新模式。
市场人士分析,利用期货开展的增值业务能否持续下去,并被大量复制推广,取决于企业自身对衍生品工具的运用能力。代志平说,自己所在的分公司是集团内试点增值服务的“先头兵”,“这种‘兜底模式’,只要能控制好我们承担的‘期现价差’风险,未来我们肯定会扩大这类增值服务的规模。”
聚焦产业需求的监管
不难看出,在生猪价格仍在持续波动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发挥期货工具的功能,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会成为产业端和监管端长期面临的共同课题。
聚焦产业需求,是大商所各项监管举措的出发点。据悉,生猪期货上市后,大商所在确保生猪期货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通过调整套保额度、设计多元化交割服务、推广“大商所农保计划”等,满足着产业各主体套期保值的需求。
据介绍,持仓需求较大的大型养殖企业,可以向大商所申请产业客户专用的套期保值额度。大商所将对这些客户适当放宽持仓限额限制。从而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满足大型养殖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套保需求。
此外,大商所还不断扩大交割资源,以满足产业需求。据了解,随着参与方的不断呼吁,大商所逐步扩容交割库,从起初设立的14家交割仓库,增至15家企业的23个交割库。下一步,大商所还将为河北、陕西等地的9个区域新增交割库做好准备。
由于当前跨省运输以“点对点”为主,不少买方曾反映难以及时处理交割的生猪。对此,大商所设计了协议交收、养殖场回购、场外交易等替代交割方案,并与所有生猪交割库沟通,由生猪交割库帮助接货买方协调物流和屠宰资源,便于买方处理生猪。
从实际交割情况看,目前54手交割配对中,买方选择协议交割方式自行交收的有17手,交割库回购的有1手,使用交割库推荐的物流车辆的有5手,交割库推荐屠宰企业处理生猪的有13手。
毫无疑问,未来要让生猪期货市场更好发挥作用,还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为了让更多企业了解期货、用期货,大商所在全国各生猪主产区累计组织各类培训活动230场,通过制作交割手册、拍摄交割教学视频、制作交割长图等形式立体化做好交割业务推广,引导各类主体全面准确了解生猪期货交割规则、科学理性参与。
一周岁的生猪期货已用成绩回应了多方的期待,然而就像孩童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无法一蹴而就,它的茁壮成长也需要产业和市场各方多点耐心与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系农民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致电010-84395265或回复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 ID:farmersdaily”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如有侵权,本报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01-12/20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