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小小“红心果”的减贫力量


  在苍溪,“种植+养殖”“基地+加工”“互联网+营销”“农业+旅游”……一颗小小的红心猕猴桃,能带动这么多助农增收致富的模式,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

  

  “三大支撑”使“红心果”成为“黄金果”

  如何能保证发展能力较弱的贫困村、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不掉队?苍溪县先后出台各项扶持政策32条,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推行“1+N”涉农资金整合方式,创新“政担银企户”等金融扶贫产品,打出了一套壮产兴业带农增收的“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红心猕猴桃带动产业发展。

  苍溪县县长杨祖斌表示,2018年,苍溪县整合资金6.4亿元,撬动新型主体和农户投入10亿元,激励金融企业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7.15亿元、投放“政担银企户”贷款7197万元,惠及贫困户2.4万户。苍溪县累计交易土地增减挂钩指标5900亩,实现财政收入近15亿元,其中县本级收入5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

  如何提升产品质量,继续擦亮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金字招牌”带农富农?苍溪县猕猴桃研究所长何仕松介绍,近年来,苍溪县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借力发力、研发创新,成功选育出“红阳”系列新品种16个,获得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产品15个,创新栽培技术12项,研发精深加工产品36种,获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奖励11项,国家专利18个。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苍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范毅帮介绍,目前,苍溪红心猕猴桃基地良种覆盖率达100%,统防统治面达75%,质量可追溯覆盖率达80%以上,全县综合机械化率达68%,信息进村率达72%。2018年,产品溢价和装备集成应用降本增效,带动种果贫困户人均年增收925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让群众分享更多的产业发展收益?苍溪县通过政策推动、项目带动,培育壮大带贫实力强的龙头企业24家、合作社897个。通过创新经营主体“五统一分”带贫模式和“四保四分红”联贫带贫机制,带动全县4600余户贫困户依靠发展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脱贫解困。

  三井红心猕猴桃产业园业主蒋先直说,他在产业园流转3500亩土地种植红心猕猴桃,发展“果+药+菜+养”等立体种植、循环种养,带动78个贫困户务工就业,人均劳务收入2.5万元。实行种苗、肥料统供,技术统一培训指导、合同订单保底价收购和二次返利分红,带动285户种植猕猴桃、中药材2124亩,园内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实现年人均收入9200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心猕猴桃 猕猴桃 营销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