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位于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总人口76万,是川陕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工作重点县。2017年,四川省苍溪县红心猕猴桃产业带动全县214个贫困村、2.7万贫困户9.2万人进入脱贫快车道,被评为全国十大产业扶贫范例。
2018年,苍溪红心猕猴桃带动全县贫困户户均实现产业与就业收入6360元,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7.2%,贫困发生率由13.9%降至1.1%。今年,全县近十万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一颗小小的红心猕猴桃,为何能有如此能耐?又如何担当起带动数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大任务?
“三园联动”将猕猴桃变成“摇钱树”
在苍溪县青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见零碎的田块已被成片成带的红心猕猴桃基地所替代。阳光下,一棵棵猕猴桃树上,套着牛皮纸袋的猕猴桃果透出点点金光。村民们正忙着在果园中除草、夏修夏剪……田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县园区管理办副主任唐伟介绍,该产业园覆盖岳东、河地、运山、文昌等4个乡镇20个村,产业园集中连片种植红心猕猴桃2.82万亩。2018年,产业园通过“基地+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开发,带动园区内10个贫困村750户农户实现人均收入8250元。
而在产业园覆盖不到的贫困村,苍溪县出台政策,支持以村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园带贫减贫。
走进桥溪乡川主村,该村村委会副主任涂汉文说,为了摆脱贫困,2016年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县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带领群众建起了“扶贫园”,种植红心猕猴桃500亩,带动全村33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和务工就业,2018年人均增收5200元。
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释放“造血”脱贫效应,苍溪县按照户有1个自强园、1名技术明白人、1条接组通村产业路、1套旱涝保收水利设施“四有”标准,实施“政策资金,经营主体“五统”服务,干部结对帮扶指导,技术培训“四个”精准到户,激励贫困户建脱贫自强园,“一户一园”自主脱贫。
在石灶乡五童村一组,正在自强园里劳作的贫困户魏鑫龙说,他于2014年12月创办了鑫龙自强农场(自强园),种植猕猴桃和养猪,今年可产果10吨、出栏生猪100头、出售仔猪200头,全年可实现收入20万元。
立足独特的红心猕猴桃品种资源,以县建“产业园”、村建“扶贫园”、户建“自强园”的“三园联动”为抓手,红心猕猴桃变成带户增收脱贫的“摇钱树”。苍溪县委书记张寿于介绍,截至目前,苍溪全县已建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村千(百)亩“一村一品”扶贫园447个,贫困户建增收脱贫自强园1.56万个,发展红心猕猴桃39.5万亩。2018年,贫困户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达1.07万元。
“三产融合”让小果子鼓了“钱袋子”
苍溪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苍溪县大力建设红心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产地清洗、分选、保鲜、包装、贴牌等商品化处理加工点339个,带动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4300余人,季节性务工月收入3800元。
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苍溪县还建成规模化精深加工中心2个,落户精深加工企业27家,开发红心猕猴桃果汁、果酒、含片、酵素、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36个,年收购加工贫困户农产品3.8万吨,带动贫困户就业640人,月均务工收入超3000元。
在紫云猕猴桃加工中心,广元果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发荣表示,他们公司年收购加工猕猴桃1.1万吨,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500余元。
“线上+线下”,推动猕猴桃营销扶贫。据了解,为促进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卖得好、卖得远、卖得起价”,苍溪县还专门建起了扶贫产品营销中心,借力电商、经销商,推动线上、线下“双线”营销,促进猕猴桃销售带动扶贫。
苍溪县商务局局长李奎表示,县扶贫产品营销中心通过品牌宣传创建,建立产品认证、产品销售、质量监管、物流配送等“四大体系”,将红心猕猴桃销往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和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年销量达15万吨,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200元以上。
“猕猴桃+旅游”,拓展产业功能带贫增收。为了在猕猴桃身上找出更多的“富民钱”,苍溪大力发展“猕猴桃+旅游”“猕猴桃+服务”等产业带贫增收。
据苍溪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宋刚介绍,2018年,全县累计建成猕旅、农旅融合A级景区10个,建成猕猴桃休闲农庄187家,发展乡村民宿215家,开发红心猕猴桃旅游商品21种。2018年,全县旅游观光及新产业新业态产值达14.7亿元,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00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8-15/20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