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种地靠科技 不再看天收


  在屯留区岗上村,记者看到联友农机合作社的1500亩谷子长势喜人,而不到两公里外的一小片玉米地却已绝产。“多亏铺了渗水地膜。”合作社负责人常连有说,“有了地膜,正常年份能增产30%-70%,在这种大旱年头也能基本保持稳产。后期如果下雨,还有可能出现高产。”

  为了有限的水资源能得到高效利用,长治市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集雨灌溉和地膜覆盖、起垄栽培等保墒措施,全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1.29万亩、地膜覆盖技术33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5万亩。同时引进高粱、谷子等抗旱节水、省肥省药的资源节约型新品种50余个,全市抗旱节水良种普及率70%以上。

  

  养地——养好了“地皮” 才能饱“肚皮”

  在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抗旱作物的同时,长治市也在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上花了不少心思。除了对原有的工业用地进行复垦平整,达到综合再利用的目的外,还全面推广农家肥、生物菌肥等无公害肥料品种,并且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的方式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谷子,如果不说,很难想象联友农机合作社的这片地曾是煤矿采空塌陷区。“刚开始这里土壤肥力不足,没法耕种。我用了三年时间耕作改良,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现在种谷子每亩净赚5000多元。”常连有对记者说,“我们种的是富硒谷子,早已经与企业签订了订单,每斤能卖到40元。”

  说起养地,常连友头头是道:“旱作谷子对耕地土壤要求很高,要求地平土细。所以秋天要深耕,至少要翻地30公分以上,这样土壤保墒能力更强。第二年播种前,要用专门的镇压机整地,能提高出苗率。”

  除了深耕整地,施用有机肥是长治改良耕地的另外一项重要举措。

  过去,壶关县东井岭乡牛家掌村石厚土薄。“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一下雨,地里就露出一层石子儿。地不好,只能勉强种点土豆、玉米,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就赚几百块钱。”牛家掌村农民赵国和回忆,他是全村最早一批种植旱地蔬菜的。

  为了养好“地皮”,村里连续多年进行有机堆肥、秸秆还田、深耕深翻以改善耕地质量。土层变厚,肥力增加,旱地蔬菜的品质也更好,价格更高。去年,赵国和种的60亩蔬菜,纯收入50多万元。

  “很多年轻人不去煤窑打工了,回来种西红柿。”牛家掌村党支部书记赵永刚说,现在全村蔬菜种植面积从20多亩发展到500亩,有20多名在外务工的农民返乡种地,村里的人气“旺”了起来。2018年,全村仅蔬菜种植一项净利润200万元左右,当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耕地质量提升也离不开多种产业的相互作用。长治的特殊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党参、连翘等多种中药材的主产地,中药材也从以前的野生逐渐转为订单化生产。农民开始实行药材和粮食作物轮种,并按照龙头企业订单要求,科学施肥以维持土壤活力,实现了收入增加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地皮”上花的功夫,可能见效并不快,但效果却实实在在。“2017年,长治化肥施用量就实现了负增长,2018年增长率更达到-2.28%。”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副站长张晓瑞介绍,目前全市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达到282万亩,有机肥利用率达到53%,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公斤达21.27克,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创新——技术更好用 产业更多元

  发展旱作农业对长治来说并不陌生,晋庄就是个“老典型”。上世纪70年代,晋庄村的“秋耕壮垡,三墒整地”就是全国旱作农业的一面旗帜。

  如今,“老典型”有了新要求。传统旱作技术还要继续利用,同时结合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和农村的新实际,在晋庄村绿色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实施的山西省成果转化项目“谷子优质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已建设示范基地200余亩。

  “有了新技术、新机械,现在播种、铺地膜都能一次性完成,效率高,效果好。精准穴播的谷子出苗率更高,一次性解决了出苗难、间苗难、除草难、收获难四个难题。”张卫明介绍,新品种的应用和轻简化栽培技术,使谷子平均亩产达到662.5公斤,每亩增收1000多元。

  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长治旱作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求产量、本世纪最初十年是求效益,那么现在的有机旱作农业则瞄准的是多种产业融合的农业高质量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喷灌 旱地 整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