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充分挖掘旱作农业的潜力,山西省长治市制定了一整套绿色农产品地方生产标准,推广了一系列良种良法配套的集成技术,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典型,初步构建了“绿色旱作技术+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旱作农业从求产量、求效益到求质量的转变。
屯留区王庄村种植的油葵。
持续大半年的干旱,一度让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晋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卫明担忧不已。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三十多年,今年是最干旱的一年。
旱作耕地面积占80%以上的长治市,是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区。但这次旱情却格外严重,截至今年7月,长治地区降水量还不到140毫米,仅为往年的一半左右。6月份的持续高温,又加速了土壤失墒,进一步加重了旱情。
日前,记者见到张卫明时,他正在地头查看谷子长势。绿油油的谷子整齐成列,生机盎然,足足比其他地块高出5公分,让他放下了心。
旱情如此严重,晋庄村的谷子为啥能有不错的长势?张卫明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旱作农业的发展,采用抗旱品种、铺设地膜、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在大旱之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系列整地养地措施让耕地质量保墒能力更强。
晋庄村只是长治旱作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依托抗旱播种、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技术,长治在太行山区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生产方式越来越“绿”,耕地质量越来越好,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将旱作农业发展得有声有色。
节水——留住天上雨 用好地表水 因为地处太行山干石山区,十年九旱,有人将长治市壶关县称为“干壶”。壶关县围绕旱作农业目标定位,充分利用七、八、九三个月的降雨,发展旱地西红柿。种在旱季,长在雨季,收在秋季,是壶关旱地西红柿的独特之处。
防雹网排成青纱帐,地上铺着双色反光地膜。“我们这里种西红柿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上中下都有窍门。”在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阳光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旱作西红柿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贾交忠告诉记者。
“上”架防雹网,既可以防冰雹、防虫害、防鸟、透光,还能防晒,有利于积蓄雨水。
“中”有喷灌设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省工省水,还能有效提高西红柿的品质口感。
“下”铺银黑双色反光地膜,不仅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而且银色地膜在外,能促进光照着色,让果实颜色更加饱满。黑色地膜在内,有利于土壤保墒。
上中下齐发力,合作社的西红柿与一般种植方式相比可节水80%,效益更高。
“2018年,我们的西红柿卖到2元一斤,10月份上市的一批甚至卖到了每斤3元,一座一亩的大棚能净赚3万元左右。”贾交忠说。他还将滴灌技术应用到西红柿育苗上,产量增加了50%,年出苗量达900万株,能为3000亩旱地提供优质西红柿种苗。
依靠多年的抗旱经验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长治市打造出了一批绿色旱作农业的示范乡镇。其中,既包括阳光种养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店上镇万亩示范片,也包括屯留区西贾乡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
分拣,称重,装箱……西贾乡500亩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的田头一派繁忙景象,西贾诚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立红正组织社员,将线椒打包,准备上市。
冯立红投资十几万元,专门架设了节水灌溉设备,铺了地膜。他觉得这钱花得值:“我种的500亩地,过去人工浇一次水成本也得3000元,现在用微喷灌能节约一半水,还省人工。再说大水漫灌,土地容易板结,微喷灌土地水分吸收更好,每亩能增加效益3000多元。”里外一算,这笔钱花得的确值。
同样是铺地膜,在长治,果菜和粮食作物还有不同的“讲究”。“银黑双色反光地膜主要应用于蔬菜瓜果,渗水地膜适用于粮食作物。”长治市农业农村局技术站副站长和韩伟介绍,渗水地膜能将5毫米以下的无效降水存储在地里,达到节水的目的。目前全市已有4万亩谷子和高粱应用了渗水地膜技术。
“谷子是作物里最抗旱的,土壤含水量13%就能正常萌发,但今年春天我们抽测的部分耕地土壤,含水量只有8%-9%。”和韩伟说,每年5月20日到6月底,是谷子播种的最佳时间,但今年这段时间内,长治大部分地区没有降雨,给谷子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
在屯留区岗上村,记者看到联友农机合作社的1500亩谷子长势喜人,而不到两公里外的一小片玉米地却已绝产。“多亏铺了渗水地膜。”合作社负责人常连有说,“有了地膜,正常年份能增产30%-70%,在这种大旱年头也能基本保持稳产。后期如果下雨,还有可能出现高产。”
为了有限的水资源能得到高效利用,长治市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集雨灌溉和地膜覆盖、起垄栽培等保墒措施,全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1.29万亩、地膜覆盖技术33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5万亩。同时引进高粱、谷子等抗旱节水、省肥省药的资源节约型新品种50余个,全市抗旱节水良种普及率70%以上。
养地——养好了“地皮” 才能饱“肚皮” 在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抗旱作物的同时,长治市也在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上花了不少心思。除了对原有的工业用地进行复垦平整,达到综合再利用的目的外,还全面推广农家肥、生物菌肥等无公害肥料品种,并且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的方式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谷子,如果不说,很难想象联友农机合作社的这片地曾是煤矿采空塌陷区。“刚开始这里土壤肥力不足,没法耕种。我用了三年时间耕作改良,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现在种谷子每亩净赚5000多元。”常连有对记者说,“我们种的是富硒谷子,早已经与企业签订了订单,每斤能卖到40元。”
说起养地,常连友头头是道:“旱作谷子对耕地土壤要求很高,要求地平土细。所以秋天要深耕,至少要翻地30公分以上,这样土壤保墒能力更强。第二年播种前,要用专门的镇压机整地,能提高出苗率。”
除了深耕整地,施用有机肥是长治改良耕地的另外一项重要举措。
过去,壶关县东井岭乡牛家掌村石厚土薄。“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一下雨,地里就露出一层石子儿。地不好,只能勉强种点土豆、玉米,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就赚几百块钱。”牛家掌村农民赵国和回忆,他是全村最早一批种植旱地蔬菜的。
为了养好“地皮”,村里连续多年进行有机堆肥、秸秆还田、深耕深翻以改善耕地质量。土层变厚,肥力增加,旱地蔬菜的品质也更好,价格更高。去年,赵国和种的60亩蔬菜,纯收入50多万元。
“很多年轻人不去煤窑打工了,回来种西红柿。”牛家掌村党支部书记赵永刚说,现在全村蔬菜种植面积从20多亩发展到500亩,有20多名在外务工的农民返乡种地,村里的人气“旺”了起来。2018年,全村仅蔬菜种植一项净利润200万元左右,当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耕地质量提升也离不开多种产业的相互作用。长治的特殊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党参、连翘等多种中药材的主产地,中药材也从以前的野生逐渐转为订单化生产。农民开始实行药材和粮食作物轮种,并按照龙头企业订单要求,科学施肥以维持土壤活力,实现了收入增加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地皮”上花的功夫,可能见效并不快,但效果却实实在在。“2017年,长治化肥施用量就实现了负增长,2018年增长率更达到-2.28%。”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副站长张晓瑞介绍,目前全市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达到282万亩,有机肥利用率达到53%,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公斤达21.27克,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创新——技术更好用 产业更多元 发展旱作农业对长治来说并不陌生,晋庄就是个“老典型”。上世纪70年代,晋庄村的“秋耕壮垡,三墒整地”就是全国旱作农业的一面旗帜。
如今,“老典型”有了新要求。传统旱作技术还要继续利用,同时结合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和农村的新实际,在晋庄村绿色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实施的山西省成果转化项目“谷子优质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已建设示范基地200余亩。
“有了新技术、新机械,现在播种、铺地膜都能一次性完成,效率高,效果好。精准穴播的谷子出苗率更高,一次性解决了出苗难、间苗难、除草难、收获难四个难题。”张卫明介绍,新品种的应用和轻简化栽培技术,使谷子平均亩产达到662.5公斤,每亩增收1000多元。
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长治旱作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求产量、本世纪最初十年是求效益,那么现在的有机旱作农业则瞄准的是多种产业融合的农业高质量发展。
太行山山势陡峭,壁立千仞。沿山路盘旋而上,雨后湿润的空气微凉,一排排谷子一经雨更显油绿。沁县是山西“沁州黄”小米的核心原产区,一场雨让沁县次村乡党委书记刘向阳松了口气,因为这些谷子关系着全乡人的生计。
“我们和山西沁州黄集团签了种植合同,普通谷子每斤卖3.3元,有机谷子每斤售价6元。现在全乡大部分都种上了有机谷子。”刘向阳告诉记者。
沁州黄集团拥有6万亩生产基地,优质优价是共同的追求。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温秀伟说:“我们会专门从沁源县运来富含腐殖质的松针土,撒到地里,增加土壤有机质。”目前,“沁州黄”有机小米每斤售价在40元到200元之间,带动两万多户农户均收入4500元。
除了卖产品,耕地质量的提升还让不少长治农民开始“卖风景”。通过使用沼渣沼液,提高有机质含量,屯留区王庄村在曾经的废弃工业用地上种植2700亩油葵。一片荒芜变成满眼金黄,成为当地人旅游、拍摄婚纱照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还开展了社会认领种植,认领价一亩一年2000元,现在已经认领了1000多亩。”屯留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迎军说,认领油葵的顾客,每天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观看油葵长势,收获季还能获得一份“定制油”。
巍巍太行,山石之间,产业新变正在萌芽。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志云表示,下一步,长治将围绕创建绿色旱作农业示范市,高标准建设12个绿色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分层分类建成一批绿色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整建制创建一批绿色旱作农业示范乡和示范村,打造绿色旱作农业的“长治名片”。
链接
数说旱作农业
764立方米 我国西北旱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西6省区以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面积3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41%),耕地面积3.67亿亩(占全国的18.1%),但亩均水资源量只有764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8.9%,且蒸发量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1983年,全国旱地农业工作会议召开,正式将旱作列为农业的主攻方向之一。
700多个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资金投入超过100亿元,建设700多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累计推广以地膜覆盖、集雨补灌、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1.47亿亩,带动“三北”地区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4亿亩次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测墒节灌、蓄水保墒、浅湿灌溉等节水农业技术,每年单项节水农业技术应用面积累计(按播种面积)超过4亿亩次。以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畦灌、沟灌等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4.09亿亩,其中水肥一体化面积超过1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