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好政策新时代再出发


  又到夏天,草原迎来一年中最美季节。提到草原,人们大多会想到:微风拂过,青草如绒被铺满大地;在远处,牛羊漫步、骏马奔驰、牧民哼起悠扬的歌声。

  我国天然草场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2/5,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过度放牧、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牧区普遍出现草原退化现象,生态功能极度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牧民生存环境恶劣,贫困发生率高。如果不抓紧治理,昔日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景象将会一去不复返。

  

  利国利民:好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

  2011年,中央财政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现为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截至2018年,共投入财政资金约1335.4亿元,惠及1200多万户农牧民,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牧民最多的政策。

  据统计,2017年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较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农牧民每年人均补奖政策性收入近700元,户均增加政策性收入近1500元,补奖资金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补充。甚至在部分纯牧区,补奖政策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已经成为当地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实施补奖政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维护民族团结的有力支撑。我国西北、西南部边疆地区大多被草原覆盖,是补奖政策主要实施区域,也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当地牧民增收能力普遍较弱,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牧民增收渠道单一,发展产业难度大,是攻坚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稳住了草原牧区,就把握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大局的主动权。

  

  实现双赢:环境好了口袋鼓了,牧民得实惠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草原管护和草原畜牧业转型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让生态恢复和农牧民增收成为双赢。

  实施新一轮补奖政策,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草原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供氧固碳、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局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今天,草原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草原生态相对脆弱的总体状况尚未根本扭转,生态恢复和保护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另外,我国大部分牧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农牧民增收能力不强。传统畜牧业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曾导致当地草场严重超载、生态不断恶化。

  如何打破僵局、拓展新路子?青海省一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想出了新办法,通过先草后畜、以草定畜的入股方式,从制度上防范了超载过牧;通过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从手段上保障了群众减畜不减收,实现了草地资源的科学平衡利用;同时,通过合作社统一安排,组织部分牧民外出务工,从管理上规范了社员的劳动分工,增加了其他收入,减轻了草原上人、草、畜的矛盾。

  启动实施新一轮补奖政策,能够进一步提高牧民生态保护意识,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对于巩固第一轮政策成果,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强化监管:信息录入、资金发放大数据保驾护航

  2019年,国务院明确原187.6亿元草原生态补奖资金中,用于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155.6亿元由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即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部分。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牧区、牧业、牧民“三牧”工作的重视。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落实好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任务紧迫、意义重大。面对新的挑战,需要切实强化管理,将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如何把补奖政策落到实处,如何有效地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如何确保在项目规定的时间进度内把补奖资金发放到位?补奖政策效益评价体系和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成为破题关键。

  对补奖政策的实施效果开展系统客观评价,深入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政策的实施成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构建补奖长效机制具有促进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生态保护 畜牧 数据
下一篇 :导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