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不朽的丰碑 伟大的征程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展了对少数民族、宗教人士、民主党派及中间党派、民主人士、地方实力派及国民党上层人士等的统战工作,使红军避开了敌人围追堵截,保存了革命武装力量,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战略转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延武说。
    回望长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更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长征的胜利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持久凝聚起全民族走向复兴的磅礴之力。

    一种精神时刻催人奋进——
    长征精神的时代回响

    “5、4、3、2、1——点火!”
    10月17日清晨,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映着朝阳飞向茫茫太空,人们再次看到乳白色箭体上的醒目标志:CZ(长征)。
    箭如其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凝聚着中国航天人不畏险阻、艰苦奋斗的精神。
    1958年火箭设计之初,大家都在想给火箭起个什么名字。最终,有感于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将火箭命名为“长征”。
    近半个世纪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一次次飞向太空,一次次向世人宣示着伟大的长征精神。
    这是一种能与苍穹比阔的精神,这是一种不随时间消弭的力量。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的后山上,有17棵参天大树,每棵树下都有一方墓碑。当年,这个仅有43户人家的小村家家有人参加红军。参军前,17位年轻人相约来到后山,每人栽下一棵松树。后来,他们全部牺牲在长征途中,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会没有英雄。一个英雄的民族,必有永恒的史诗。
    长征路上,一个叫刘志海的红军战士被冻死,战友们掰开他紧握的一只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作为党费的银元——这样的军人、这样的军队,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理想。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飞出牢笼的鸟儿——丫鬟、童养媳,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根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意大利诗人瓜格里尼曾这样描述红军。
    一旦踏上梦想的征程,终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长征尚未结束,曾经在黑暗中国探寻光明之路的鲁迅就向陕北发去贺电:你们的勇敢的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80年风云过尽,当年的“红小鬼”都已进入耄耋之龄,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大多已经逝去,但红色的记忆历久弥新,红色的基因融入中国人的血液,红色的火焰仍然闪耀在人类文明的火炬上。
    80年过去了,长征路上永不褪色的红飘带,化为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城楼,升起在奥运赛场,飘扬在浩瀚太空……

    一条道路始终指引方向——
    走向复兴的新长征

    巍巍六盘山,苍茫大地间。
    2016年7月18日上午,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吉县将台堡,冒雨拾级而上,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
    不远处,六盘山上高峰依旧;放眼望,红旗早已插遍神州。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这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复兴之路——
    江西赣州,长征第一渡。
    9月开学季,长征源小学的孩子们吹响了唢呐,《十送红军》的乐声飘过于都河,让人不禁回想起82年前那悲壮的出征。
    “只有往前走,才能让天下的穷人都过上好日子。”102岁的老红军王承登至今不忘跨过于都河时的初心,一直关注着赣南老区的变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核心 斑驳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