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不朽的丰碑 伟大的征程


图文:不朽的丰碑 伟大的征程    农村新报讯 图为:1935年9月16日,红25军在陕西延川县同陕甘红军会师(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历史,往往在某一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让人久久铭记。
    1936年10月,主力红军征战万里胜利会师,功绩震烁神州,红星照耀中国。这群衣衫褴褛的斗士传奇般的远征,以其执着、勇毅,为黑暗的世界点燃了一盏明灯,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条复兴之路。
    80年岁月山河,80年接力长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巍巍丰碑,传递无穷力量;不朽精神,激励接续奋斗。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带领中华民族在新的长征路上阔步前行。

    一种力量永远引领前行——
    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

    初秋时节,暮色低垂,华灯初上。
    泸定桥东桥头的县城广场上,又到了一天最热闹的时候。人们或在散步聊天,或在唱着欢快的歌曲,或在跳着热烈的锅庄舞……
    不远处,大渡河水奔腾咆哮,泸定桥上13根粗壮的铁索,带着岁月的斑驳,在夜色中泛着寒光,印刻着那个惊天动地的历史瞬间。
    81年前,22名红军勇士背挎马刀、腰插手榴弹,在光溜溜的铁索上匍匐前行,前方是枪林弹雨,底下是滚滚江涛,前面队员掉入江心,后面的仍奋勇向前……
    时光流转,22名勇士的姓名大多已不可考,但一个历史细节却被后人反复提及:这支敢死队全部是由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
    “即使再过80年,我们谈到中国共产党仍然不能不谈到长征,谈到长征仍然不能不谈到这次战斗。如果历史定格在这一瞬间、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没有党的领导,长征不可能胜利。”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说。
    如同一座熔炉,长征锤炼出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核心——
    从失败走向胜利,遵义不啻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935年,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重新回到了党和军队的领导岗位。
    一旦有了坚强舵手,再大的浪涛也不能阻挡中国革命的航船。
    “危急时刻,是党中央以非凡意志以及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了大家。广大红军指战员在实践中认识到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领导集体是最可依赖的引路人,坚定了追随的信心。”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
    时至今日,从长征中走出的中国共产党已发展为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
    “要让这样一个政治组织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一如既往地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王新生说。
    如同一面镜子,长征映照出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先进性——
    家住甘肃宕昌县哈达铺红军街中街附近的93岁老人周尚仁,是当地见过红军的唯一健在者。
    “他们着装一律,官兵不分,服装陈旧,脚上穿的都是布条编的‘片儿鞋’。买东西照价付钱,也不惊扰百姓。”周尚仁还记得1935年9月红军攻破腊子口进入这个小镇时的情形。
    红军离去那晚,当地群众自发组织,打着灯笼,擎着火把,护送红军北上,夜如白昼。
    当一支主要由工人农民组成的纪律严明的军队出现在群众面前,并为解放全体劳苦大众而战斗时,谁不会为这种精神所感染。“在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中,前者是火种,后者是干柴。”徐焰说。
    党为了人民,人民跟定党。
    铁流两万五千里,留下的不仅是一段段传奇的胜利,更让整个中华民族看到了曙光。
    如同一条纽带,长征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0月的彝海,湖水澄澈,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湖边游客如织,当年红军将领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处的三块石头,仍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这次彝海结盟,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核心 斑驳 传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