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贾平凹:从田野走来的当代文坛大家



    总的来说,这三部作品都可以归入“乡土文学”中。但在近年来,不少人认为,乡土文学已逐渐走向“式微”,这一观点曾引起不小争论。
    “有评论家谈过,说乡土文学可能不久就要消失了:写‘乡土’的人越来越少,像我这一批作家年龄慢慢就大了。年轻人对农村大多不了解,更没有在那里生活过。”贾平凹直言,“像有关农村的叙述,以后不太可能像我这一辈作家,以及再往前那批作家的写法了。”
    谈到现在的“乡土文学”创作,贾平凹如是形容:现在的乡土文学创作“就像邻居的孩子,身体健康考上大学,我们羡慕,而面对自己有残疾的孩子还学习不好,恨他骂他还得疼他帮他”这样的两难。但面对这样的新的“乡土”状态下,两难的乡土文学写作,还有一批作家在坚持。
    “我不喜欢大城市,不爱见生人,喜欢去农村。”但是看到现在农村的衰落,在理性上,认为走城镇化道路就是农村的正确之路。但在感性上难忍悲痛,不能接受,“我无法改变我农民的基因,就像乌鸡一样黑到骨子里去了。”
    乡村远去,贾平凹内心有说不出的痛。他说,从鲁迅以来的“乡土文学”大多与“批判”和“歌颂”有关,但是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变化,随着村寨的减少,他这个“农民的儿子”都不知道要去批评谁了。他说:“我去年跑了很多地方,在高速公路沿线,有一些地方村庄只在大寨子前面见过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成了一种跟别人无法说的痛,这个就是只有自己内心知道的东西。就像没有孩子,看到邻居的孩子,这个只有自己知道。”(来源:中国新闻网 等)

    贾平凹观点与语录

    1.“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读者,越考虑,书越卖不动。”2013年中德作家论坛开启首日,贾平凹分享了他的故事。贾平凹说,磁铁只对螺丝帽、铁钉起作用,不对石头、木块起作用,文学也同样。
    2.贾平凹表示,文学消亡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学是与生俱来的欲望,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就像我们吃饭一样,昨天吃了,今天就不吃了吗?上顿吃了,下顿就不吃了吗?不是的,吃饭从来没有把我们吃厌烦过。因此只要人还在,文学就依然常在”。
    3.贾平凹认为,文学书写的是记忆的生活。他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文学是记忆的,而生活是关系的,文学在叙述它的记忆的时候表达的又是生活。”
    4.“一个人最大的幸运,是他的爱好和走向社会之后的职业一致,如果爱好和从事的工作矛盾,肯定会痛苦。”贾平凹觉得,自己的幸运之处就在于此,“我爱好文学,这一生就是当编辑、搞文学,创作一直没有间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白菜 核桃 萝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