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贾平凹:从田野走来的当代文坛大家 农村新报讯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这个从农民成长起来的作家,有着浓浓的乡村情结,64岁了,却仍然笔耕不辍,继2011年出版67万字的长篇小说《古炉》之后,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2013年《带灯》、2014年《老生》,今年又让《极花》登场,不愧为当代乡土文学的领军人物。
“土著知青”,农村生活的打磨受益终身
1952年,贾平凹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因为家里穷,为了有书读,贾家拿过家里的粮食、鸡蛋、核桃,甚至白菜、萝卜去和人家交换,贾平凹则和人家上山砍柴去换书读。
读了不到两年的初中,学校便放了长假。贾平凹被划为了1967的初中毕业生,那时贾平凹才14岁。
回到了棣花,贾平凹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在农民里又属于知识青年。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知青是指住在城里,有着还算富裕的日子,来到乡下当农民的那些孩子;而贾平凹的家却原本在乡下,不是来当农民,而是本来就是农民。“我读过许多知青小说,总是同情那些城里的孩子不应该到乡下来,我们就该生在乡下吗?一样的瓷片,有的贴在了灶台上,有的贴在了厕所里,将灶台上的拿着贴往厕所,灶台上的呼天抢地,哪里又能听到厕所里的啜泣呢?而我那时是多么羡慕着从城里来的知青啊!他们敲锣打鼓地来,他们从事着村里重要而往往是轻松的工作,比如赤脚医生、代理教师、拖拉机手、记工员、文艺宣传队员,他们有固定的中等偏上的口粮定额,可以定期回城,带来收音机、手电筒、万金油,还有饼干和水果糖。他们穿军裤,脖子上挂口罩,有尼龙袜子和帆布裤带。”
当时,贾平凹被队里派了运粪、套牛等农活,每天挣三个工分。“由于个小,力气又不大,我总是被骂。”
在贫困的环境里,贾平凹深深懂得,一分钱,一根柴火,一把粮食,对于生命是多么重要!然而,贾平凹不甘心就这样受穷一辈子,只要有机会,一定要从这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上面几次来招工,由于没人说情更没礼送,贾平凹一次次被刷下来.
征兵时,开始是公社武装部没熟人送不上礼,而第二年,却因为父亲突然被清理下放回家,贾平凹连名都没报上!
后来,贾平凹就到了水库大坝工地指挥部,开始了写标语和办战报的工作。在指挥部,一天可以记八分工,近乎他在村里劳动的三倍,而且还可以拿到每月两元钱的补贴!如此的好事降临,贾平凹在心里发誓要保住这份工作。
在水库大坝工地上,“读了一本没有封面的书,当时就模仿人家开始写作,也可以说我的写作就是从那本书开始的。”几年后读大学时,贾平凹才知道这本没封面也没封底的书叫《白洋淀纪事》,他说,当时读了十几页,突然觉得被窝那边凉飕飕,似乎还有什么在动,用脚一挑被子,天呀,是一条蛇!
贾平凹回忆说,自己年少时,为了阅读干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比如借书不还给人家,比如看到一篇好文章,趁没人的时候撕下来。“这种毛病现在还有,在飞机上也撕人家的东西。”
在贾平凹那些广受称颂的作品中,都有他农村生活的影子。可以说,农村生活,既是他作品的素材,也是他创作的源泉。
名家名作,无不留下“乡村”烙印
一个偶然的机会,贾平凹于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
贾平凹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特别用功。他记得自己曾经抄人家的书,抄过十个笔记本。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个子不高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中国文坛的著名作家,贾平凹自己也不例外。他回忆,当时上大学,一般要求“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我来自农村,不知道回去能干什么,没有那么明确的学习目标。”贾平凹开始按照个人爱好来学习,“我就开始在学校搞创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5-07/19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