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田间地头春意闹


图文:田间地头春意闹——两位菜农的“种菜经”    农村新报讯 图为:明支书(右)比较“植保露”使用前后藜蒿的长势
    图为:春节前后,宝塔村车流如织,藜蒿生意爆棚

    记者朱萍 樊涛 通讯员王新华

    前言

    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土壤污染,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沉重话题。根据环保部、国土部监测数据,我国有3.5亿亩耕地被污染,土壤污染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头号“公害”!
    2月1日闭幕的全省“两会”上,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土壤污染防治法规,也是继 “治水”(《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与“治霾”(《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之后,我省以地方立法方式正式开始“治土”。
    《条例》明确规定:禁止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土壤改良剂或者添加物……这意味着草甘膦等除草剂将告别历史舞台,滥施化肥等现象将得到全面控制。
    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农产品安全的根本保障,在保护耕地、控制污染上,生态有机肥居功至伟。新春伊始,我们走进田间地头,感受生态农业的火热实践。

    “老把式”的“新心得”:用上生物肥,种上放心菜

    天高云淡,春光正好。2月18日是农历正月十一,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道马驿村的300亩蔬菜基地上,农艺师郭志宏正和工人们一道忙着盘式育苗。
    外面春寒料峭,钢架大棚内却温暖如春,整排整排的盘装菜苗摆满一地,育苗师傅正忙着给育苗盘装土、种苗、浇水……
    郭志宏告诉记者:“我们盘式育苗不需要土,基质用的是泥炭、珍珠岩、蛭石等,每一株苗都相互隔离,可防止土传病害。基质里还有一些有益菌,这样种出来的菜农残少。”郭志宏是这片基地的主人,也是当地种菜的“老把式”。
    与别人不同的是,郭志宏是个生物有机肥“爱好者”。他做盘式育苗除了用基质,还用上了生物有机肥。菜田里,他也用上了生物有机肥、植保露等生物菌剂,土壤的有机质明显提升,蔬菜的抗病害水平和长势喜人。
    “这是去年腊月刚下种的一批包菜,我连一次杀虫剂都没打!”大棚外,他指着刚刚冒芽爆青的包菜苗得意地说。
    郭志宏种菜有“绝招”,种的菜就是比别人强:“我种的西兰花就没有空心的,新鲜脆嫩卖相好。我种的包菜也不裂口,就是比村里其他人种得甜!我去年种的豇豆生长期延长了一个月还多,错峰上市更赚钱呢!”
    这几年用上生物有机肥后,老郭这个“老把式”饱尝甜头——成本降了,卖相好了,耕地的质量也上去了。
    他算了笔综合帐:用生物有机肥虽然增了一点开支,但种出来的菜“不得病”,肥用得少,长得旺,产量高……化肥和杀虫剂的成本节省下来了,事实上还赚了哩!以包菜为例,亩平增收起码三五百元。更重要的是,郭志宏的菜地地力也上去了,也不板结了。
    “土壤调理好了,才能种出放心菜!”前段时间,老郭已经通过媒体知道今年湖北下大力气治理土壤污染,当着记者的面,他半开玩笑地为自己 “邀功”——“你说我们现在基本不用杀虫剂,不滥用化肥农药,是不是为减少污染做出了贡献呢!”

    再探“藜蒿村”:藜蒿丰收了,明支书笑了

    “藜蒿行情好的很,你们来的正是时候!”2月19日,正月十二下午三点,记者走进“荆楚藜蒿第一村”——阳新县兴国镇宝塔村时,村支书明廷旺迎了上来,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
    小小的宝塔村,空气中溢满了藜蒿独有的香味。一处处大棚内,村民正忙着采摘、装袋。村头的一口口水池内,泡着一袋袋嫩生生的藜蒿。一辆辆货车进进出出,牌照不仅有武汉、孝感的,还有湖南岳阳的、江西九江的,尽显这个藜蒿专业村的蓬勃生机。
    穿着套鞋站在水池边,来自孝感的蔬菜批发商徐军弯腰从池中拖出一袋藜蒿:“你看,这就是明书记种出来的藜蒿,又粗又嫩,根条好,口感好,卖相好!”徐军与老明是多年的生意伙伴,他说:“别人收毛蒿3元/斤,净蒿6元/斤,明书记的我每斤多出5毛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育苗 杀虫剂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