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湖北“淘宝第一村”谋转型


湖北“淘宝第一村”谋转型    农村新报讯 记者柯冬林 樊涛 钟玉杰 通讯员查方政 杨红霞

    小山村“触网”,一年卖了5000多万

    3日,沿着汉水北上。山路蜿蜒,初冬的秦巴深山里略显萧瑟,但在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热闹景象。
    刚入村口,偌大的一块石头刻着下营村人的骄傲——“2014年12月28日被阿里巴巴授予湖北淘宝第一村”。村里的电商中心门口熙熙
攘攘,停满了北京、武汉、陕西牌照的车子,围着不少外地口音的“淘石客”。
    “希拉里、范冰冰都戴绿松石呢!去年我们村网上卖了2000多万元绿松石,今年预计网售过5000万元,线下销售破1亿大关!”村支书刘廷洲嗓门洪亮。他告诉我们,下营村是湖北唯一的“淘宝村”,目前全村淘宝网店129家,村里有600多人直接从事绿松石开采、加工、销售等工作。
    这些网店的开办者,是一群平均年龄25岁的80后、90后。1989年出生的蒋家明,是下营村淘宝协会的会长,今年,他的家庭作坊预计销售700万元。
    蒋家明的家门口,停着一辆自家刚添置的路虎极光,价格五六十万。而在小小的下营村,保时捷、奥迪等名车屡见不鲜。
    “互联网+绿松石”,俨然已经成为下营村的一张“金字招牌”。下营村人,也在这绿松石的消费热潮中攫取了属于自己的那桶金。村里有老人感叹:“以前我们肩挑背驼出门讨生活,如今娃们坐在屋里敲键盘,钞票滚滚来。”
    在淘宝经济的裹挟中,深山里的下营村,每一个细胞都浸润着互联网元素。记者看到:顺丰等物流巨头在这里设点、免费wifi遍地皆是、移动4G全面覆盖、家家户户电信20兆光纤入户、微信朋友圈晒单交易随时随地进行……而村民们,也早已习惯了从山外网购。
    最近,刘廷洲又接到了阿里巴巴的邀请。这个月底,他将走出深山,远赴浙江参加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
    互联网为下营村带来的时代荣光,在这个皮肤黝黑的村支书脸上熠熠生辉。

    淘宝村“转型”,背着荣誉在突围

    顶着“湖北第一淘宝村”的帽子发了财,下营村却有着自己的危机意识。
    这几年,绿松石已经成为国内珠宝市场上一块“疯狂的石头”,价格至少涨了20倍,其精品按克计价,甚至远超黄金。
    “十堰是全球最大的绿松石产区,资源丰富,但也有开采殆尽的时候。”刘廷洲说,已经闯出名头的下营村,正在谋求一条“淘宝村”的转型之路。
    “绿松石俏了,客商也多了,交通很关键!我们最近跟县里打了报告,希望得到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老刘告诉记者,村里正盘算着拓宽从涧池乡到下营村的村道,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淘宝大道”。
    与之配套的,是更为雄心勃勃的构想,刘廷洲手指村子后山的姚家坡说,“村里有当年遗留的绿松石开采矿区,我们准备打造一个绿松石地质公园,想让下营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
    年轻的电商协会会长蒋家明,已经带着乡亲们让更多的山货上网。他说,“单一做绿松石不是长久之计,郧西的山核桃、马头羊、板栗也是地方特色,我们村已经在淘宝、天猫、微信等多个平台建立网店。”
    如今的下营村,已经成为全省农村电商的典型,考察学习者纷至沓来。在成为别人眼中典型之时,“转型”、“抱团”已经成为村里人今年热议的重要话题。
    今年6月,省商务厅厅长卢焱群专程来到下营村调研时“点赞”,要求发挥“淘宝村”的品牌效应,促进湖北土特产品走出大山,带动农村电商发展。
    数据显示:上半年,郧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000余万元,新增网店153家,分别同比增长83%和42%。郧西也跻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
    郧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黎桂英说,“淘宝村”不能成为一个孤本,借力电商打造“淘宝乡”、“淘宝县”更是迫在眉睫,农村电商必将成为“精准扶贫”的强力引擎,成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力引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核桃 板栗 数据
下一篇 :问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